實際上,通威在新能源產業領域一直穩步發展,從投資建設硅料、硅片、電池片到太陽能組件及發電生產等,構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
在樂山,通威建有硅料基地;成都雙流已布局了硅片生產;在新疆,通威也加速全面啟動光伏產業終端市場,2011年與當地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總投資435億元打造的新疆“太陽能光伏一體化項目”,包括5萬噸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3GW太陽能硅片和5座各35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
同時,在四川理塘縣、甘肅金昌市、內蒙古烏海市的光伏電站投資項目也在加緊推進。
胡榮柱表示,合肥賽維是全球太陽能電池片項目單體投資最大的企業,收購合肥賽維填補了集團光伏產業鏈上的電池片這個空白。
顯示發展光伏產業信心
此次收購顯示出通威對光伏產業的樂觀態度,胡榮柱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認為光伏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打造世界級太陽能光伏企業和世界級清潔能源公司,這是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對集團最重要的戰略規劃目標之一。一方面,集團積極通過資本運作,加快整合國內、國際優秀的光伏資源和企業的步伐;一方面作為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會長、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的劉漢元,也在相關部門積極奔走呼吁,推動國家出臺利于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令人欣喜的是,劉漢元在今年“兩會”上遞交的提案《關于大力普及光伏發電應對全國性PM2.5污染的建議》,近日獲得國家能源局回復:“我們將認真研究您的建議,進一步完善國內光伏發電應用的政策措施,推動我國光伏發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國家能源局對劉漢元的相關意見進行了認真地研究、討論,在進行客觀、科學地論證后報批國家發改委,并結合財政部的意見,促成國務院發布《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