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個在國內現在被忽視的市場是戶用系統,這里面跟中國有不一樣,因為國外對于小型的系統給予非常優惠的上網電價,而且德國是用戶的電價比工業的高。我們國家,這個市場僅僅是處在一個起步的階段。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有少數的家庭已經開始實施,青島有一戶、北京有一戶、上海有一戶。但是從我們來看,實際上這個市場的潛力還是非常大。
如果說從項目大的投資角度,就是說我們要投資一個項目,要從銀行做貸款,來投這個項目,來算利潤收益率,國家目前的政策對于戶用系統是不適用的,因為戶用電價太低了。小型的戶用系統,比如說按照5千瓦的項目來測算,因為小型的屋頂上不可能建得特別大。作為5個千瓦的項目,如果按每個千瓦9000塊錢來算的話,只需要4.5萬的投資。作為一個家庭來說,不需要從銀行貸款,自己家來掏錢建就好了。這樣測算下來,按照現行的政策,按照北京4.9角來測算,一年收入能達到4500塊錢左右。一年的收益能達到4500塊錢,相當于10%的收益,如果從家庭理財的角度來考慮的話,收益在10%左右。對于家庭來說,應該說這個比存銀行也好、理財產品穩定。這個市場,如果換一個角度,如果作為大投資者來說,可能是不感興趣,但是作為一個中小城鎮,或者獨立的用戶,實際上這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模式。但是這個項目都比較小,沒有大公司介入,家庭自己來做,這里面需要服務體系來做支撐非常重要。
現行的管理制度不適用,項目的申請、備案制度、并網體系,都要大幅的簡化才能支撐這個市場的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到其實現在有公司已經發現了這樣的商機,有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在這個市場提供一些支撐的服務。包括系統集成、幫助用戶來設計安裝,最后并網,提供這一套程序的服務,有公司在做,這是比較大的市場。但是這里面也存在一些問題,我想這個市場的潛力是非常大的。
從目前光伏市場面臨的挑戰來看,應該說相比于大型電站,包括市場,面臨的挑戰會更多,因為整個系統是一個環節都不少的,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對于一個小型的投資者,他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包括并網、經濟性方面、項目審批、投融資、能力建設等等各個方面。
首先說一下并網,并網基本上已經實現突破了,國網出臺的并網簡化程序管理辦法對于分布式項目來說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現在南網管轄的區域還沒有見到具體的文件實施,能不能實施推廣到全國是一個問題。資金補貼方面是困擾開發商非常大的問題,補貼資金嚴重滯后,造成企業的現金流很大的困難。現在國家致力在這個方面做一些修復,出臺相關的管理文件,最主要的是電價附加的征收比例,資金池子滿了,對于項目的補貼,我預計應該能更及時的發放補貼資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