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很不明智,在技術上、法律上都是不合理的。”9月12日,“太陽能之父”馬丁·格林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歐美對中國光伏產品設置壁壘是極其不明智的行為。”在出席當天的2013年中關村論壇時,馬丁·格林說,“今后幾年是中國光伏企業的回擊年。在價格和品質進一步提升后,中國光伏企業在歐美市場重新振作需要兩三年時間”。
對光伏設置壁壘是極其不明智的行為
“當前世界正處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貿易戰不應該成為光伏產業發展的絆腳石。”馬丁·格林說,“我希望針對光伏的貿易壁壘全都取消。”
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但卻遭遇了歐美國家的“雙反”調查。在馬丁·格林看來,“這是一種非常不明智的舉動”。
他向科技日報記者描述了過去十年世界光伏技術的“擴散圖”,“太陽能電池板制造中心從歐美等發達國家轉移到了亞洲國家,比如中國、泰國、韓國、馬來西亞,這個過程促進了新技術的擴散,也有利于世界能源轉型”。
“大家知道,在這個星球上,當你黑暗的時候,別人總是有太陽的。這說明人們需要在全球范圍內采取一些行動,把太陽能聯系起來。”在馬丁·格林看來,對中國光伏產業設置壁壘,不利于這種聯系的實現。
“雙反調查對推動光伏產業發展起了反作用,不能讓歐美企業獲得競爭力,還會影響世界對于光伏的研究,阻礙光伏產業發展。”馬丁·格林說。
在歐美市場重新振作需要兩三年時間
“第一,產能過剩,產品供過于求;第二,現金存儲不足,在‘雙反’調查時出現了資金鏈斷裂危險。”通過無錫尚德的案例,馬丁·格林提醒中國光伏企業,“在未來發展中要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