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天臺只要晴天就能維持家庭基本用電
昨日,記者來到了龍馬潭區王坤家中。此時,他正在樓頂忙碌著。順著梯子爬上去,是一個面積近100平方米的樓頂。樓頂上已經鋪設了很多太陽能電板,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記者能明顯感覺到一股熱量向上竄。現場除了正方形的電板外,還有支架、電池、逆變器等材料。王坤介紹說,今年8月,他前后花了8萬元來購買這些設備。
王坤說,在晴天,電板會將光能轉化成電能,再通過逆變器將電能轉化成380伏的電壓,并入公共電網。工作原理很簡單,方便、快捷。若太陽垂直照射在電板上,效率就越高。“目前,安裝工程已經進入尾期,估計國慶節后就能完工。完工后,就并入國網。”在他看來,項目投運后,只要是晴天,太陽能電板的發電量,都能維持白天家里的基本用電量。
自學成才瀘州小伙自發研究光伏發電
王坤的研發項目終于進入了倒計時階段。不過,也花費了他不少心血。從2006年至今,忙完手頭的生意工作后,他都會抽空研究光伏發電項目。據王坤介紹,一開始,他并不懂光伏發電。為了弄清運用原理,他查閱了書籍,瀏覽了網站,還加了一個qq群,專門學習這項技術。今年4月,遼寧的一個網友也是自發研究光伏發電,并成功入網。這讓王坤很是激動。
“看到外地都能成功入網,我也在試著努力嘗試。”雖然技術問題,一直是研發項目中的一個難題,但經過一番艱辛后,王坤在今年8月啟動了他的發電項目。瀘州一年的日照時數為1200小時—1600小時,光照充足,這是光伏發電的必備條件。當然,這也是他研發項目的必備元素。
光伏發電一年節約3060元
《意見》的正式實施,不僅激發了市民的發電熱情,也帶動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在淘寶網上的熱銷,而以前,這種商品幾乎無人問津。記者在淘寶網搜索關鍵詞“光伏發電,家用”,就有300多個項目,銷售最高的產品一個月內銷售數量就達到了509個。通過和幾家銷量靠前的賣家溝通,大部分店主都稱能夠提供發電接入電網的設計方案,一家店主告訴記者,《意見》實施后,近幾個月,家用光伏發電產品賣得突然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