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是轉變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打造美麗中國。前不久,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突出治理霧霾,減少煤炭消費量。這些都要求我們著力轉變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大力優化能源結構,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供更加清潔、可靠的能源。光伏發電是重要的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適合在能源消費終端分布式應用,替代燃煤,減少污染物排放。據測算,全國建筑物可安裝光伏發電約3億千瓦,僅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就可安裝8000萬千瓦,潛力巨大。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不僅有助于轉變能源生產與消費方式、優化能源結構、防治大氣污染、建設生態文明、打造美麗中國,而且對于保障城鎮能源供應、支撐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切實增強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的信心
《若干意見》發布后,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有關部門密切配合,抓緊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價格、補貼資金、金融服務、項目管理等配套政策,取得積極進展。
(一)補貼和電價政策基本落實。一是印發了《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給予0.42元/千瓦時的度電補貼。二是印發了《關于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提高至1.5分/千瓦時,確保在2015年底前不會再出現補貼資金缺口問題。三是印發了《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健全了補貼撥付、轉付機制,確保國家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給項目單位。
(二)項目管理進一步規范。按照中央關于轉變職能和簡政放權的要求,出臺了《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擬出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國家規劃和總規模指導下的光伏發電項目管理制度。國家能源局根據規劃目標,每年向各省(區、市)下達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指導性規模指標,具體項目由省級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門采取備案方式管理,指導規模內備案的項目納入國家補貼目錄。對個人投資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采取委托電網企業直接登記方式管理,并優先納入補貼目錄。
(三)光伏發電并網服務逐步完善。發布了《分布式發電管理辦法》,對分布式發電接入電網的電壓等級、服務程序等作了明確要求。國家電網公司制定了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的實施意見,南方電網公司制定了新的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的實施細則。近期,國家能源局還將出臺光伏發電運營監管辦法,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電網和并網運行的各方責任及權益,建立電網接入和運行的監管機制,確保在電網接入、并網運行、電量計量、電費結算、補貼撥付等環節全面落實國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