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第三方融資模式,還是墊付模式,都值得鼓勵。”上述行業人士認為,“從長遠看,光伏電站潛力還需要源源不斷地來自于其他渠道的資金。”
還有媒體呼吁,光伏電站是一個封閉的利益關系鏈,缺一不可。因此,光伏電站產業發展除了離不開銀行,還應得到保險、證券、基金、擔保等金融業整體的系統支持。
缺朋友,行業年關怎么過
不過,上述企業負責人認為,既然吸引了其他資金進入到電站建設,那么,建成之后,這些資金該怎么辦?疑問是,電站建設方愿不愿意真的讓利分紅給建設方?即使“分工”,又該按怎樣的標準算?另外,會不會真的樂意讓投資方參與到電站的運營管理中?
“這些,暫時還存在疑問。”該負責人認為,“一切都要經過市場的推廣及其后大規模地認證及檢驗。”
上述行業人士認為,太陽能光伏行業的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短期看,整個行業還存在不確定性,這或許會讓融資方產生疑問:到底多久才能拿回收益?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說,國內光伏業剛剛起步,正處于初級規模化階段,市場尚未成熟,規模小,價格高,且目前國內對光伏的定位還是戰略性的新興產業,處于培育發展的階段,還要靠政策來推動。
“各方是否看好光伏業的發展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和爭議。在投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應該再深入加強調查研究,找到比較好的、適合中國國情的融資模式。”孟憲淦對媒體說。
但業內人士認為,至少在產業前景上,官方再次給予了明確,相關企業不應被融資難的問題完全打到——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近日稱,國家能源局近期將出臺光伏發電運營監管辦法,明確分布式光伏發電接入電網和并網運行的各方責任及權益。
吳新雄還稱,會建立電網接入和運行的監管機制,確保在電網接入、并網運行、電量計量、電費結算、補貼撥付等環節全面落實國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