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扶持政策的出臺,在拉動企業業績向好的同時,卻也意外拖慢了行業整合的步伐。昨日,在2013光伏領袖峰會上,多位企業負責人的發言中無不流露出“光伏業轉暖”的喜悅,然而,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被提多時的企業兼并重組工作卻陷入了停滯。
“目前,行業出現回暖,之前已經停產的一些小企業又開始生產,并擴大了產能,如此一來,實現企業兼并重組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表示。
據記者了解,去年以來,在歐美等國家對中國雙反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國家促進光伏這一“兩頭在外”的朝陽產業回歸國內市場的政策頻出。今年7月,就在中歐光伏雙反大戰勝利前夕,《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出臺,提出2013-2015年光伏裝機平均每年10GW。隨后,示范區項目、電價補貼等相關政策陸續問世,逐漸增強了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信心。
今年9月,北京商報記者曾采訪多家光伏企業,幾乎得到一致的回答:目前,公司正把回報率高的電站建設作為公司發展重點。
直至目前,這一輪搶裝潮還未結束,由此還造成了組件等光伏產品近期供應吃緊,價格小幅上揚。天合光能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該公司目前也處于滿產狀態,據其預計,下半年公司將實現扭虧。
另外,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稱,今年四季度,中國光伏的單季需求量或將出現歷史性突破,達到3-4GW。而且,同在今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總需求量將達8.5-9GW。
在突然出現的供不應求的市場行情下,很多已被關停的光伏企業趁機“死灰復燃”,而它們的“復興”給兼并重組工作帶來的困難可想而知。此外,王斯成還表示,近幾年,即使在行業低迷期,“產業整合也不是很徹底,因為地方政府干預,不讓企業死掉”,這也正成了整合工作推進較難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