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有些什么問題?
崔衛東:因為它每年的碳排放分配額數是逐漸遞減的,這對醫院來說很矛盾。我們每年的能耗量在遞增。比如我們床位在增加,建筑面積也在增加,能源消耗量肯定也會隨之增長。是屬于遞增性的控制,每年給我們遞增一點。但碳排交易市場是把四年的碳排放量算下來,給你一個平均值,這很不一樣。
記者:對安貞醫院來說,如果加入碳排市場,會賺還是會虧?
崔衛東:我們碳排配額2013年是2.1萬多噸。從上半年實際能耗來看,我們很難保證全年不超標,壓力很大。我們如果超了肯定得花錢。可是買碳排配額是一筆投入,醫院現在哪有這筆資金來做這個投入。
記者:怎么看這樣一個碳排交易市場?
崔衛東:就是給我們這些重點排放單位提出任務要求,節能減排是各單位的一個考核標準,要求我們必須去控制,要不然就要多花錢。但怎么能真正把能耗減下來,不是個簡單的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技術改造各方面我們都需要跟進。
企業產能擴大可申請調整碳排配額
對話人:市發改委資環處(氣候處)相關負責人
記者:目前碳排交易市場采用自愿原則,那企業入市的動力何在?有何好處?
資環處(氣候處)相關負責人:對于年排放量超過1萬噸的企業,它本身是強制要求履約的。因為這個履約壓力在,企業要么通過自己減排來控制碳排量,要么超標了就必須在交易市場花錢去買碳排量。從歐盟的實踐和我們的研究來看,碳排交易市場是綜合減排成本較低的一種市場手段。對于大排放企業來講,原來減排二氧化碳需要耗費的成本,高于現今通過市場手段購入碳排的成本。對于減排和節能做得好的企業,原來改造完節能完無法轉變成自己的利益,現在可以賣碳排配額了,無論碳價高低,至少可以收回一些成本,彌補減排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