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下旬,隨著光伏市場的整體轉暖以及自身業績的不斷向好,我國乃至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商,港股上市公司——保利協鑫股價一路飆漲并穩定于2.55港元-2.7港元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保利協鑫市值已超過400億港元,約合52億美元,成為新晉全球光伏股市值之最。其不僅超過美國第一太陽能(First Solar)的51億美元市值,幾乎與我國赴美上市的10家光伏下游企業市值總和相當。
如今,人們寄希望保利協鑫能憑借52億美元市值、每年6.5萬噸多晶硅、10吉瓦高效硅片,摘得全球光伏市值、硅材料產能“雙冠王”,能夠為中國光伏業爭得更多的國際話語權,并促進光伏市場的全面復蘇。
光伏市場將迎全面復蘇
不久前,保利協鑫剛剛公布的2013年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多晶硅產量已達到3.5531萬噸,其中三季度為1.355萬噸。照此趨勢,公司全年多晶硅產量可超過5萬噸,較2012年增長35%(硅片產量可達9吉瓦,同比增長60%)。
窺葉知秋,受需求帶動,保利協鑫多晶硅產量的變化,釋放出了全球多晶硅市場以及光伏市場即將全面復蘇的信號。要知道,如今的保利協鑫,幾乎占據了全球多晶硅市場的25%,全球硅片市場的30%,并擁有全球最大規模——每年6.5萬噸多晶硅和10吉瓦硅片的產能。保利協鑫的風吹草動,猶如市場風向標。
事實上,基于中國支持光伏發展的政策愈發給力等因素,業界預判,全球光伏業將于2013年取得新增15%裝機容量的成績,而這一數字更將在此后的2014年-2017年維持在每年20%的高位。
除此之外,保利協鑫三季報還介紹,今年三季度,公司多晶硅銷售均價與上半年整體持平(17美元/公斤),硅片價格略有上升(前三季度均值為0.21美元/瓦,上半年均值為0.2美元/瓦),全年多晶硅和硅片成交價格進入上升通道。
這一變化亦在業界的預料之中,其原因有二:首先,全球光伏市場整體轉暖,人們對多晶硅的需求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經過此前的一輪調整,全球多晶硅市場正趨于寡頭,那些依靠規模效應、高效流程管理及技術進步得以生存下來的廠商,將盡享此番復蘇發放的“福利”。
數據顯示,目前,保利協鑫,加之位列其后的全球另外三家多晶硅生產商年產量已累計達到17萬噸(德國瓦克、美國海默洛克、韓國OCI年產量均約4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