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4年,在光伏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政策的持續利好和新興市場快速興起等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全球光伏市場仍將持續擴大。預計201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將達到43GW,我國將達到12GW,大型電站和分布式發電均為6GW左右。但由于電網建設規劃尚未出臺,且電站審批權下放,地方政府為追求本地利益最大化,濫批亂批電站建設,恐導致光伏電站建設與電網建設不協調,滋生限電棄光等問題。此外,分布式發電商業模式尚未成熟,潛在風險點較多,規模化推廣阻力仍較大。
圖3 2011-2014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增長率及全球新增裝機量
(四)配套政策相繼出臺實施,產業發展環境向好
2013年,我國一系列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首先是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市場啟動、產業規范、貿易糾紛和配套環境等方面做了相應表述,將“十二五”裝機規劃由原定的20GW提高至35GW。其次是“國發24號文”的9個配套文件相繼發布,包括財政部發電量補貼和資金撥付管理辦法、發改委《分布式發電管理暫行辦法》、發改委《關于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兼并重組實施意見等相繼出臺實施,產業發展環境逐步好轉。此外,金融機構如銀監會、國開行等也在積極與行業主管部門合作,根據“國發24號文”精神出臺金融扶持政策。而備受關注的中歐光伏貿易爭端也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限量、限價”方式達成和解,也為后續貿易糾紛的應對提供借鑒。
展望2014年,相關部委將貫徹落實相應的配套政策,通過擴大國內市場、規范產業、促進技術進步等組合拳力促產業發展。但也應看到,密集的政策出臺也容易導致政府的手伸得過長而產生副作用,如果落實不到位、錯位或執行過程中產生扭曲等,都容易起到反作用,過猶不及。
綜上所述,2014年我國光伏產業總體發展情況向好,但仍將承受供過于求帶來的價格壓力。雖然產業規模仍將保持平穩增長,國內光伏市場規模化啟動,但由于閑置產能的復產,產業仍將面臨階段性過剩局面,產業整合推進仍然較難,市場供需壓力仍然存在,企業經營壓力不減,加上外部貿易不確定性,產業面臨較大的轉型升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