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收益方面,原投資者的收益如何體現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從本次交易來看,其最終的項目公司的股權轉讓價與其注冊資本一致,這意味著,此次交易并不能為原股東帶來任何收益。
當然,從該項目來看,其初始建設成本存在著虛高的可能,因此不排除已經提前將收益部分讓渡給了制造業。
但這又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那些沒有制造業的單純的電站投資者在退出時,其收益又如何實現?
“圈外”投資者
華北高速近日發布公告稱,擬收購江蘇豐縣暉澤光伏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暉澤公司”) 50%股權,后者的主要資產是位于徐州豐縣23.8MW光伏電站。該電站占地面積約60萬平方米,建設農業大棚共5822座,是目前世界上單體最大的生態農業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并已于2011年12月25日成功并網,享受2.40元/瓦的上網電價補貼。
資料還顯示,截至此次收購前,蘇州工業園區中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暉澤光伏100%股權,其注冊資本為4.5億元。
根據資產評估,暉澤公司的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4.56億元,對應的50%的股權的評估價值為2.28億元,最終的交易價格確定為2.25億元。
對于此次交易,華北高速則稱,按照投資測算,如該項目如期交割,2014年可實現收入5810萬元,實現凈利潤2598萬元,項目投資回收期8.18年,全投資內部收益率9.26 %。
根據公告,此次華北高速投資的資金來源為其上市時募集所得,本欲投資高速公路項目, 但一直未予成行。
對于此次投資光伏電站,華北高速稱,作為新興能源產業,光伏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大力推廣,具有巨大發展潛能。而鑒于公司部分募集資金一直未能有效使用,此次收購江蘇徐州豐縣23.8MW光伏電站股權項目有利于解決募集資金長期未能有效使用的局面,從而為全體股東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同時,為公司多元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