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浩寧看來,天威硅業在技術方面與多晶硅龍頭企業差距較大,有些主要指標甚至達不到行業平均值。
相關調研顯示,天威硅業能耗比行業平均水平高10%,與多晶硅龍頭企業相比,高30%~40%;而另一重要指標單位量成本則比排行前五的同類企業高出20%。
2013年12月3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批),11家多晶硅企業上榜,天威硅業并不在列。
事實上,天威硅業從停產后,一直試圖進行技術升級。2012年6月,天威集團還邀請國內多晶硅領域的相關專家對其多晶硅技術改造方案進行論證。3個月后,天威保變發布公告,計劃投資近10億元對天威硅業進行“升級改造”。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行業內的技術差距已經拉開,天威硅業再怎么技改更新也很難跟上。
天威保變意在“保殼”
“天威保變在光伏領域的布局基本上是以失敗告終”,任浩寧直言。
天威保變2013年中報顯示,其在新能源領域主要參股、控股子公司全部虧損嚴重。其中,對公司凈利潤影響達到10%以上的保定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天威四川硅業有限責任公司、保定天威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虧損6.23億元、2.36億元和1.17億元。
2012年天威保變虧損15.25億元,2013年前三季度虧損22億元,面對連續虧損,如何順利保殼、避免暫停上市成為天威保變本年度主要任務。因此,業內人士認為,剝離包括天威硅業在內的停產虧損新能源業務“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2012年,天威保變的戰略已發生改變,開始“調整公司產業資源配置”,明確輸變電產業在產業構成中的主導地位,并稱將積極推進對非主業資產的清理整頓工作。
就在2日晚上,天威保變還發布了另一則關于資產置換與股權收購的進展情況的公告,擬以持有的三家風電公司和一家薄膜公司的股權與大股東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6家輸變電公司股權以及部分商標、專利、土地使用權、房屋所有權進行置換,并決定收購保定天威電力線材有限公司持有的保定天威線材制造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其集中主業的意圖非常明顯。
至于天威硅業破產后,誰能接盤、未來能否兼并重組,“還要等破產清算,看有沒有改造價值。”上述多晶硅高管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