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示范項目未能完成2013年年度計劃。
2013年8月9日,國家能源局在《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中公布了18個國家級示范區,計劃到2015年共完成1823萬千瓦的建設,其中2013年開建749萬千瓦。
然而,目前“全國18個示范區,已開工的量不到100萬千瓦”,光伏行業研究機構NDP Solarbuzz分析師韓啟明對記者表示,企業對分布式光伏項目大多仍處在觀望狀態。
與企業的冷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1月13日結束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再次明確宣布分布式光伏發電是2014年太陽能行業的發展重點。2014年預計新增光伏裝機1400萬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占60%,即840萬千瓦。
記者了解到,目前承建示范項目的公司,僅利用自有資金開工了一小部分項目,企業仍在探尋有效的分布式光伏商業模式。不過,整個行業內已經展開對稀缺屋頂資源的暗中跑馬圈地,銀行、央企以及各類資本都在對其虎視眈眈。
誘惑力不足
某北方城市示范區項目承建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公司目前已經開工的項目為5-6萬千瓦,僅為總合同量的10%左右。
前述負責人介紹,分布式光伏主要利用屋頂發電,一年節約的電費在幾萬到幾十萬元之間,這對擁有屋頂資源的客戶不足以形成誘惑力,相對應的,企業需要付出很多,反復商談合同,如屋頂電纜結構調整、維修等。
2012年以前,國內的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建設屬于主流,超過七成的光伏裝機容量都來自大型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的裝機量僅占二成多。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多位于西部地區,西部省份自我消納能力有限,并網外輸渠道也不通暢,導致很多光伏電站“棄光限電”。
2012年9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印發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開始大力推廣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由此拉開了國內光伏發電應用市場由大型地面電站向分布式利用轉向的序幕。經過多次修改,“十二五”規劃的35GW光伏發電容量中,近六成為分布式發電。
分布式發電離負荷中心距離近,但推廣中也有不少阻力。前述負責人反映的“前期開工難”的情況在全國18個示范區中普遍存在。
“客戶覺得還不夠折騰呢!鼻笆鲐撠熑苏f,目前需要洽談的100多家擁有屋頂資源的客戶,她接觸了40多家,與每個客戶的談判都比較艱難,需要一家一家地“啃”。
江陰復睿新能源電力投資有限公司承接的江蘇無錫高新區示范項目建設情況不錯,開工率約40%,但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復睿公司負責人袁斌告訴記者,無錫高新區內的企業多為上市公司和外資企業,企業規模較大,分布式光伏1000千瓦裝機容量,一年節省7萬元-8萬元上下的電費,對其并無太大吸引力。
“我們原計劃2014年上半年完成全部50萬千瓦的開工量,但目前看一定會推遲,最樂觀的情況也要推遲到2014年底。”袁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