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薄膜太陽能在全球光伏產業中的占比約15%,一些業內人士判斷,到2015年前,其占比將在20%-30%之間。
李河君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把中國20%的建筑物裝上太陽能薄膜,其發電量可達1000GW(十億瓦特),相當于目前中國所有的電力裝機量。而薄膜柔性光伏建筑一體化的直接市場規模可超過10萬億人民幣,間接市場規模達30萬億。
同時,這個行業涉及到國家七大戰略新興產業里的四個,可以帶動85行業的發展,帶動1026個中小企業的發展。
與傳統的供電模式不同,分散化、小型化、互聯化將是未來全球供電模式的方向。李河君認為發展光伏分布式是“一箭三雕”的好事,一是投資變消費,家家戶戶可以發電,除了自用,余量還可以上網;二是有利于節能減排,緩解氣候問題;三是從根本上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雖然歐美在光伏分布式市場已先行一步,但綜合政策、市場、技術和資源等因素,在第三次革命中,中國完全可以占得先機。“歐洲有技術和市場,但缺少資金,產業化能力不足;而日本和韓國有資金,但缺少市場。只有中國三者兼備。”
政策上支持仍不可或缺。為了鼓勵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8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的通知》,公布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該批名單涉及7省5市、總共18個示范區項目,橫跨2013—2015年、裝機容量共計1823兆瓦(1兆瓦等于1000千瓦)。
相關上市公司以及諸多研究/投資機構普遍預期,隨著新政策的落地,光伏電站盈利水平將超過8%。雖然政策給力,在國家能源局的多份文件中,“分布式”取代光伏電站,成為政策關注的重點。在提法上,光伏電站被要求“有序推進”,而分布式則要“大力推廣”。但就目前的現實來看,大型地面電站仍是光伏企業投資的主流。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會長孟憲淦告訴記者,目前至少70%以上的光伏裝機容量都來自大型光伏地面電站。
當光伏遇上頁巖氣——美國人走偏了
“美國在新能源的路徑選擇上,則是完全走偏了。”李河君說。
2009年奧巴馬就職演講時,為了突出自己在綠色經濟上的信心,總統就職典禮主色調也由傳統的紅色變成了綠色。彼時,奧巴馬重點提到未來美國的汽車和工廠可以“由太陽能和風能來驅動”,且認為可再生能源前景“寬廣而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