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經濟賬,還要算環保賬
按照申洲一年上億千瓦時的耗電量,分布式光伏電站所帶來的回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北侖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鄔忠舫認為,“就光伏電站來說,不能光以經濟效益回報來論價值。分布式光伏電站帶來的生態效益和環保效益,遠大于其經濟效益。”
以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為例,算一筆“綠色賬”。光伏電站的節約效益可用節省標準煤的數量來衡量。通常,用燃煤火電機組發電,每發電1千瓦時需消耗標準煤340.6克。如果建設一座10兆瓦并網光伏電站替代同等規模的燃煤火電站,每年發電14750兆瓦時,將節約標準煤5024噸。
光伏電站的環保效益則以溫室氣體的減排數量來衡量。用燃煤火電機組發電,除產生二氧化碳之外,還將產生甲烷等溫室氣體。這些氣體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比二氧化碳更甚。如果用燃煤火電機組發電,每發電1兆瓦時將排放相當于1.069噸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而基于太陽能是零排放的清潔能源,一座10兆瓦并網光伏電站,每年減排溫室氣體的數量將達到1.5萬噸二氧化碳。
不僅如此,建成一座分布式光伏電站,其運營年限能達到25年,節能環保的價值不可估量。除此之外,分布式光伏電站還具備節水、零噪音的優勢,而且利用閑置屋頂,還大大節省了土地資源。
今年全市光伏發電規模沖133兆瓦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至2015年末,我市將新建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370兆瓦,使我市成為我國光伏發電推廣應用先進城市。而今年,我市將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規模定為133兆瓦。
近日,《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公示結束。根據政策規定,到2015年底前,我市對列入國家、省計劃并經省、市備案的光伏發電項目,且建設項目使用我市企業生產的光伏組件、逆變器的,該項目發電補貼額在國家、浙江省確定發電量補貼標準的基礎上,自項目并網發電之日起,我市再給予0.10元/千瓦時的補貼,補貼年限為5年。
此外,分布式光伏發電全部電量將納入全社會發電量和用電量統計,對沒有投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的高耗能企業,在用電高峰將實行電負荷控制。對年綜合能耗超過5000噸標準煤且具備建設屋頂光伏發電條件的新建項目,原則上要利用屋頂配套建設光伏發電項目。
相關政策刺激了企業的參與度。周松成說,除了申洲,目前合大還與臺晶、紅鞋、雄輝三家企業分別簽訂了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
據了解,另一家寧波本土光伏企業—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分別與另兩家本土光伏企業組建成兩家企業,承擔杭州灣新區約30兆瓦的光伏發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