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淄博供電公司營銷部的專工張華珍、山東大海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安裝部經理呂本杰等人表示,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投資方建設好光伏電站后,如果遭遇業主破產,那么其屋頂上的光伏系統就難保證持續的收益。
三是檢測、服務體系尚不完善影響用戶積極性。山東科學院能源研究所黨委書記、研究員許崇慶等人表示目前光伏產品的質量可靠性檢測、安裝規范等都不健全,一些業戶擔心光伏產品是否能用滿20年,實際發電水平是否達到標準,為此各地應盡快建立權威服務機構。“我見過同樣的產品但不同的安裝水平,發電效率能差10%。”許崇慶說。
配套政策需不斷完善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光伏發電正處于難得的發展機遇期,為推動光伏式分布發電更好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盡快出臺省級補貼標準。許崇慶說,國家的0.42元/度的補貼標準只是全國平均應給予的補貼水平,在東部一些太陽能資源不好的省份,只有省級補貼到位,才能真正提高業戶的積極性。
二是應給予更多的融資支持。張華珍、許崇慶等人建議國家應針對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更多的融資扶持政策,建立融資扶持資金,使一些學校、醫院、商場等經營穩定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得到更好的銀行貸款支持。
三是加快推動建筑與光伏相結合。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針對大量企業屋頂不能滿足光伏施工荷載要求的現象,建議建設部門盡快出臺相關建設標準,使企業新建廠房特別是工業園區集中建設的廠房能夠滿足后期建設分布式光伏的建設標準。
四是儲能與國家電網配套建設。業內專家表示,分布式光伏雖然每個裝機容量比較小,但是點點細流能夠匯聚成江河,能量非常大,由于其不穩定性,會給電網帶來沖擊。為此應鼓勵發展可配套的儲能裝置進行調節,這樣既可減少對電網的沖擊,也能提高業戶用電效率、減少成本。同時,電網也應針對光伏發展的要求,加快配套建設以保證能夠全額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