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天威保變發布的201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3.59億元,較上年增長27.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33億元。此前,*ST天威2012年全年也已報虧15.2億元。
而讓公司陷入虧損“夢魘”的正是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多筆投資。在光伏行業鼎盛時期的2007年,全國各地的多晶硅項目遍地開花。彼時,除了公司已經參股的新光硅業以外,天威保變還在四川省一口氣控股和參股了兩家新設立的多晶硅公司—天威硅業和樂電天威。
天威硅業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冊資本9.45億元,其中*ST天威持股51%,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占股35%,岷江水電(600131.SH)占比14%。2007 年12月,*ST天威和樂山電力(600644.SH)又共同出資 5 億元組建樂電天威硅業,其中*ST天威持有49%股權,樂山電力持有股權為51%。
不過,由于多晶硅價格隨后大幅下降,新光硅業、樂電天威硅業以及天威硅業自2011年下半年起均處于停產技改狀態,并且虧損嚴重。其中,樂電天威硅業2013年凈虧損已達到7.39億元;天威硅業的凈虧損也達到11.68億元。由于天威硅業的嚴重虧損已經令*ST天威無法承擔。今年1月2日,*ST天威最終以債權人的身份申請其破產。
而天威集團目前也是自身難保。6月13日,公司發布公告稱,天威集團所持公司35228.0640萬股、占比25.66%的股份已被悉數輪候凍結。2014年5月,北京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判決兵器集團財務公司有權以天威集團質押的公司35200萬股股權折價或者拍賣、變賣股權所得價款在判決確定的債權范圍內優先受償。
定增成“救命稻草”
如今,對*ST天威而言,在公司深陷財務困境的情況下,公司唯有寄托對兵裝集團的非公開發行能夠得以順利實施。
截至2014年6月4日,*ST天威累計對外擔保余額人民幣6.87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1084.17%;其中對控股子公司擔保3.57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563.29%;逾期擔保累計2421.58萬元。
2013年12月6日,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稱,公司擬以4.95元人民幣/股的價格向兵裝集團定向發行16161.6162萬股,募集資金8億元。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的申請已于2014年1月24日由中國證監會受理,但迄今仍未有結果。“截至目前,公司非公開發行已分別進行了書面反饋意見的回復及口頭反饋意見的回復。但是,上發審會的日期尚未確定。”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張繼承張繼承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