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將面對全球資源能源競爭潛在風險
1、未來十年全球資源能源爭奪可能演變為常態化趨勢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認識到:
(1)盡管與過去幾十年間全球資源能源需求爆發式增長相比,總體需求有所放緩,但對一些戰略資源的剛性需求還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各國對資源能源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提升,全球資源競爭日趨激烈導致利用國外資源的風險和難度加大。
(2)消費趨同正改變著全球資源的供求平衡,國家間的競爭將演變為資源特別是能源競爭。經濟性短缺、區域性短缺、地緣政治導致的供給中斷或短缺以及需求型短缺將會不同程度的存在。
(3)考慮到未來全球經濟重心從發達經濟體向新興經濟體轉移,由于發達經濟體的總人口是10億,而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總人口近50億,全球經濟增長的人口基數變化和新興經濟體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將產生大規模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的升級換代需求。
因此,新一輪消費勢必推動對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和能源需求的上升,未來十年全球資源爭奪將可能演變為常態化趨勢。
2、資源能源價格波動及長期上漲趨勢難以根本改變
由于發達深陷債務泥潭都傾向于通過量化寬松等方式來維持債務循環,長期低利率和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性泛濫可能成為價格上漲的推手,盡管短期內,全球價格上漲并不大,但全球產出缺口正在減小、勞動力成本以及生產成本進入上升周期,特別是金融資本和投機資本導致能源資源金融化屬性進一步增強,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原有資源能源供需關系以及價格走勢,未來全球資源能源價格長期上漲壓力依然較大。
中國須以前瞻性戰略思維應對全球挑戰
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世界能源資源格局正在發生新的重大變化。中國是世界能源資源版圖變化的利益攸關者,世界能源資源格局的變化對中國能源和資源安全將產生全面而深遠影響,中國必須以前瞻性戰略思維謀劃應對舉措。
1、當務之急是建立中國資源能源戰略儲備制度
西方發達國家很早就把稀缺資源納入國家戰略,特別是上世紀發生的三次石油危機有力地推動了各國競相建立戰略資源儲備制度。
目前,美國、日本、德國、瑞士等發達國家已制定了較為完備的礦產戰略儲備制度。美國從1939年開始實行物資儲備,到1985年儲備的戰略資源就達到63類93種。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制定了儲備稀有金屬的相關法律,規定國家和部分企業必須儲備一定數量的釩、錳、鈷、鎳、鉬、鎢、鉻等稀有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