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存儲平臺”促進能源技術革命
電既有普通商品的生產、運輸、存儲、消費的普遍特征,又有不易存儲的獨有特征,電能必須在瞬時完成發、輸、配、供、用。這需要在電能存儲技術方面尋求突破。
儲能就像存錢,將今天的錢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儲能是將不能立即消納的電能儲存起來,放到另一個時段去用,打破時間對電能利用的限制。
我們知道,可再生能源一般情況下具有不確定性。例如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潮汐發電等發電方式不穩定,接入電網將會給電網帶來擾動,威脅電網的安全運行。不發電浪費,發電上網又不安全,因此,發展可再生能源迫切需要儲能技術,將不穩定的能源通過儲能手段存儲起來,以特定的方式轉換成穩定的電能再上傳至電網。或者,通過分布式微電網的方式,實現就地消納和平衡。
目前,筆者知道的主要儲能技術有物理儲能、化學儲能,抽水蓄能電站就是物理儲能方式的典型代表。在電力較為充足的時候將海拔低的水抽到高處,在缺電時放水發電。化學儲能就是利用蓄電池技術儲能,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大容量的化學儲能解決方案。
當前,電動汽車應該引起高度關注,它不僅是交通方式變革,更是一種分布式儲能解決方案。在負荷低谷的深夜,電動汽車充電就是“當令負荷”,此時充電是再經濟不過的事,“智能存儲平臺”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儲能中介確定充放能量的時段和數量。
今天,智能電網不僅以儲能技術打破時間的限制,而且以大容量、遠距離的輸電打破空間限制,將人類利用能源的方式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以中國力量推動著能源革命。(作者為新浪財經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