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整合取長補短
設備企業承壓前行
近兩年來,合并浪潮席卷了整個電力設備業,包括GE、西門子及三菱重工等在內的公司,均利用周期性衰退期對自身進行調整以實現預期的增長。
除了賺足眼球的GE-阿爾斯通并購案,電力設備業還有幾件不得不提的并購。西門子砸了7.85億歐元購買勞斯萊斯的燃氣輪機業務部門,該類燃氣輪機可用于油氣開發和分布式供電;上海電氣5月宣布將以4億歐元收購安薩爾多能源公司40%股份,同時雙方還達成多項戰略合作,包括在重型燃氣輪機的技術、制造、銷售和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在此之前,日本的三菱重工和日立于2012年宣布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進行整合的除了燃氣輪機、蒸汽輪機、鍋爐及發電機等火力發電系統業務之外,還包括地熱發電系統、環保裝置、燃料電池及其他附帶業務。
電力設備業這一系列整合背后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長期的需求疲軟刺激了實力較弱的競爭對手尋求合作伙伴。設備企業需要不斷擴大,因此他們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增長機會,通過整合盡可能地分散研發成本,共享先進的研發和生產技術。
瑞士信貸的分析師朱利安·米切爾在一份報告中稱,GE-阿爾斯通的并購 “可能會使安薩爾多能源公司這樣的二線設備企業承受更大的壓力”。此外,哈爾濱電氣和東方電氣這類領先的設備制造商也會面臨進一步整合的壓力,但是,雖有壓力,由于市場需求大,前景光明。
調峰發電依賴燃氣輪機
設備制造商搶拼市場
據國際能源署預計,未來二十年用于發電的投資將有近一半集中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包括陸上和海上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
風能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飛速發展,但受制于不穩定性和不連續性,只有配備儲能設備或采取多能互補的辦法,才能保證電網的穩定運行。當風能、太陽能資源不足時,燃氣輪機發電系統作為后備電源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業內人士表示,鑒于風光并網發電的迅速發展,燃氣輪機制造商面臨的最大的壓力就是需要適應不斷增長的風光并網容量,研發生產更加靈活的燃氣輪機以便于調峰運行。
本月10日,GE與哈爾濱電氣簽署“高效、靈活、低排放重型燃氣輪機聯合循環發電機組設計和制造示范項目”合作意向書,表明GE在試圖不斷擴大其燃氣輪機市場份額。燃氣輪機在調峰發電中起著關鍵作用,各大設備制造商搶拼國際市場,歸根結底還需做好內功,提升產品技術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