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光伏產業已成為十大重點產業之首,自然也是海西州商業銀行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以工行德令哈支行為例,截止到目前,該行向4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累計發放貸款9.23億元。
工行德令哈支行行長王長東在接受采訪時說,“工行德令哈支行上半年發放貸款7000萬,項目貸款進入審批或批復流程的貸款達2.2億元,預見全年投放項目貸款達10億元至11億元。”王長東表示,項目貸款資金定價以基準利率為基礎,在與企業溝通過程中依據項目符合產業政策程度確定價格浮動區間。
工行德令哈支行副行長苑東彪則對記者表示,為了支行業務發展的延續性和長期性,“下一步將重點發展光熱發電項目,圍繞循環經濟和清潔能源,根據國家產業導向調整信貸政策,加大綠色信貸支持,以國家安全、清潔能源產業為導向,全力支持海西經濟建設”。
“支持新能源和高原生物產業是建行海西州分行緊抓循環經濟的兩大特色定位。”建行海西分行行長馬騰透露,該行在三峽新能源布局在格爾木地區的項目累計投放貸款1.2億元,向海力諾光伏項目投放貸款3億元。根據新能源產業政策,正在籌備介入海西地區油頁巖、頁巖氣前期勘探和開放項目。
青海西部鎂業有限責任公司正是因“循環經濟”而生的高科技研發企業。該公司總工程師徐徽告訴記者,公司先后獲得銀行信貸資金2.9億元,用于10萬噸高純氫氧化鎂項目開發。
一名參與調研的銀監會人士分析,近年來,山東、江蘇等地加大對光伏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擴張,造成上游企業光伏產業“生產型”相對產能過剩,而青海省日照充足,這里的光伏企業處于產業鏈下游,可以消化上游企業的設備。有鑒于此,當地銀行對于青海省清潔能源項目規模總額放寬,降低政策門檻,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硬幣的另一面是,銀行對于高耗能企業有嚴格控制,審批權限和額度非常嚴格,運用金融杠桿淘汰落后過剩產能企業。
作者:張菲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