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國家能源局在嘉興市召開全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應用的現場會,意在系統性破解當前制約分布式市場的關鍵難題,推廣嘉興光伏經驗。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會上指出,能源局準備就進一步發展分布式光伏下發通知,并特別提到“如果分布式項目售電不達預期,可以轉地面補貼”。
有參會人士直言,這次會議后,可以預測今年各省裝機量,重心將從西部移到東部。吳新雄同時建議,明年調整集中和分布式光伏補貼金額。下一步能源局和各級政府有望推動住建部門設定強制標準,真正的屋頂分布式市場將迎來啟動。
嘉興模式獲高度評價
參會人士向上證報記者介紹,吳新雄在會上高度評價嘉興模式,稱“嘉興模式好在政府敢擔當”。7月12日,吳新雄就到嘉興進行專題調研,表示“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系統共性難題,很多在嘉興得到突破,并已經看到實際效果,嘉興經驗可復制可推廣。”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國家能源局召開專題經驗交流會,推廣嘉興經驗,32個省能源主管部門和派出機構負責人,含五大四小、兩大電網公司在內的29家能源企業高層出席。考察團一行參觀了福萊特8.4MW光伏發電項目、中節能1.9MW光伏發電項目以及浙江電滕光伏云科技服務公司運行監控平臺和嘉興光伏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展廳。
從嘉興光伏高新區獲悉,嘉興模式是集光伏裝備產業基地、光伏產業技術與體制創新、光伏發電集中連片開發的商業模式創新、適應分布式能源的區域電網建設和政策集成支持體系創新,“五位一體”的創新綜合試點。即由高新區作為獨立第三方,統一與園區屋頂業主、投資方簽訂協議,制定規劃,統一屋頂租賃、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標準,且市政府給予0.1元/度電的補貼。
浙江省能源局局長吳勝豐昨日在會上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已備案分布式項目1.38GW,開工673MW,已并網145MW。分為政府統籌,園區為第三方;龍頭企業搭建合作平臺和業主自建等模式。
杭州市太陽能協會秘書長趙永紅向上證報記者表示,嘉興模式的優勢在于政府主導,由園區統一解決屋頂問題,補貼力度較大,同時給予信用背書解決融資難題。“不過,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各企業情況不同,目前浙江省也在嘗試各種創新。最后一致的方向是政府逐步退出,由市場主導,共同做大分布式光伏應用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