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個報告就可以告訴投資者,這個電站的綜合發電效率是多少,效率不高具體是出在什么問題!蓖跛钩山榻B說。
王斯成告訴記者,PR標準事實上早已有之,只是此前都沒有人實施,《技術規范》發布后將對未來的電站交易和銀行貸款有很大意義,將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這個《技術規范》的檢測將在電站建成后1個月時間或者1年時間之后完成,對電站真正的運營情況有客觀描述。
另外,王斯成也表示鑒于被檢測產品和最后批量用在電站上的產品存在不能“一致性”的問題,建議檢測單位加強抽檢力度。
杜邦電子與通訊事業部大中國區總裁鄭憲志表示,目前行業中最關注電站質量的就是那些自己持有電站的企業,如中電投、中廣核、三峽和中節能等電站持有者,其對材料質量會重視。在接觸中他也發現,已經有一部分銀行開始意識到質量對收益率的重要作用,開始在提供項目融資時要求出示組件材料的認證情況。
中國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下稱中金)戰略部總經理袁健雄告訴記者,中金在電站投資中主要關注的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光資源、土地出讓和租賃、組件質量、EPC工程質量、輸變線路的接口準入與限電情況和補貼到位情況,其中組件質量情況就是一個關注的重點。
不過也有業內企業反映,目前有些開發商不太注重組件產品的質量也是迫不得已,一位開發商就對自己表示,在電站搶裝的時期,能買到什么組件就往電站上裝,根本就來不及考慮組件質量。
鄭憲志認為,每個行業都有陣痛期,國內電站只有在運營效率上提升,專注質量而不是成本,才能保障電站25年的生命,才能吸引資本的進入,讓行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