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上午,國家能源局在浙江省嘉興市召開全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現場交流會,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嘉興經驗。來自國家能源局、全國30個省市的相關領導、全國28家能源企業以及金融和媒體界共500多人參加了此次會議。這意味著,嘉興自2012年底開展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工作以來(“五位一體”是指
2012年12月,浙江省政府決定在嘉興市開展光伏產業創新綜合試點,嘉興市便開始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探索。并逐步走出一條以應用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創新、以創新推動發展的新路子。
據了解,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利用零碎的屋頂資源進行光伏發電,用戶以自發自用為主,多余電量并入電網。 到目前,嘉興全市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60兆瓦,相當于秦山核電一期的裝機容量,居全省首位,處全國前列,累計發電量達6573萬千瓦時。據科學測算,可節約發電燃煤2.62萬噸,減少SO2排放1962.9噸,減少溫室氣體CO2排放6.55萬噸。
當天上午,現場交流會的與會人員首先來到福萊特光伏玻璃集團有限公司,參觀了該公司12.3萬平方米屋頂上一排排多晶硅分布式光伏發電裝置。據悉,福萊特光伏玻璃集團有限公司總投資6000萬元的8.364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于今年6月30日并網發電。據福萊特集團總裁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苑飛介紹,他們自投自建的光伏分布式發電項目,不僅有效緩解了企業生產的用電需求,其節能降耗效益也十分顯著。
去年11月,浙江省首個光伏發電村——沙家浜村并網發電成功,沙家浜村位于秀洲區新塍鎮,首期為100戶農家屋頂安裝光伏發電設備,每戶裝機容量為2000瓦,年發電量為2000千瓦時。
今年2月和5月,秀洲區行政中心和嘉興市行政中心的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并網成功,電量主要用于辦公照明。
今年6月,海寧皮革城屋頂開發了約7萬平方米用于光伏發電,年均發電量為350萬千瓦時。
如今,嘉興市的屋頂成了稀缺資源,企業、醫院、學校、大型市場,直至農民家的屋頂,都被有效地征集起來,統一配置。據統計,嘉興全市已有350萬平方米的有效屋頂在用于光伏發電。從減少碳排放的角度來看,安裝1平方米光伏發電系統相當于植樹造林100平方米。到目前,嘉興市累計光伏發電6573萬千瓦時,從減少碳排放的角度來說,相當于造就了52.5萬畝森林。
投資商積極性如何調動?在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每千瓦時補貼0.42元的政策基礎上,浙江省、嘉興市分別再給予每千瓦時0.1元的補貼,秀洲區對光伏高新區內項目還給予1元/瓦的建設補貼。
如此政策集成吸引了一批投資企業紛紛入駐,爭相做項目。“補貼力度大、投資回報快,我們考察后很快就決定入駐。”中廣核嘉興公司總經理杜文源說,他們投資6800萬元建設的龍騰科技8.93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均電價收入674萬元,預計投資回收期為6年,而一般分布式光伏電站至少要8年。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屋頂業主可享受9折電價及“綠色企業”評定加分等政策,他們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有了屋頂電站,我們一年可節約電費近百萬元。”龍騰科技常務副總經理高廣亮告訴記者。
作者: 來源:中國經濟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