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南通示范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產業鏈總監曹紅彬告訴記者,分布式光伏發電投資回報風險較大,主要存在幾個原因:一是自發自用比例較低。部分企業每周休息1-2天,再加上法定節假日和年度檢修時間,企業自發自用比例平均不超過75%。二是公共建筑電價較低。對于學校、醫院、政府等公共屋面資源,有良好的項目實施條件,但其電價收費標準較低,就地消納的光伏電價相對工業電價差距較大,甚至不如上網電價收益。三是電站運營期間不可控因素多。電站25年壽命期內變數較多,提供屋頂企業存在經營風險、屋頂老化,影響光伏電力持續穩定消納,甚至會因搬遷等導致電站停運。
無錫示范區的示范規模是50兆瓦,進展同樣不及預期,其負責人和曹紅彬等都提出,國家示范區更多是探索經驗,暫時不盈利是在預期內,讓他們困惑的是另兩個問題:首先,示范區內外的電價補貼標準都是每千瓦時0.42元,其他各項政策也基本一樣;其次,雖然上半年進度較慢,但近日舉行的光伏發電建設和產業發展座談會提出,要堅持完成全年光伏目標,也就意味著下半年迎來密集建設期。
曹紅彬告訴記者,國家密集出臺扶持政策對行業發展是好事,但需要警惕分布式光伏出現新一輪的無序競爭,畢竟優質的屋頂資源有限,各家搶奪時會不計成本地壓價。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了這樣的苗頭,在和屋頂企業談判時,按國家規定是可以給10%的優惠,可是示范區之外有企業出現85折甚至83折,這基本就突破了分布式盈利的底線,屬于惡意競爭。
“樓下消納”到“就近消納”需邁幾道檻
南通、無錫示范區的狀況具有一定普遍性。中國水電水利設計研究總院5月份發布報告稱,盡管今年初國家向多個省區市下達的分布式年度建設指導規模普遍較大,但推進速度也很不理想,當前面臨收益率低、屋頂難找、融資困難、備案難、負荷長期穩定性難以保證等多方面問題。
多位業內人士提出,從18個示范項目的發展情況來看,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實際運營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第一,電費結算及回收難度較大。目前采取的投資者與用電企業直接進行電費結算,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用電企業經營不善或信譽不高導致拖欠電費,缺乏相應法律約束,終止供電后用電企業仍可從網上購電,不利于電站投資方回收資金。
第二,屋面資源難以落實。經過調查排摸,符合“載荷充分“電量自發自用90%以上”“25年企業經營狀況良好”“電價合理”等所有條件的優質屋頂資源較少,基本符合條件的屋頂業主在洽談中又對是否安全、防漏等問題存在較多顧慮,參與積極性不高,尤其是一些國企,內部程序繁雜,溝通困難。還有一些企業,對屋頂收益要價過高,也難以落實。
第三,融資平臺仍不完善!耙驗橹暗慕逃枺芏嚆y行對于光伏仍然談虎色變!辈芗t彬說,對于18家示范區原本說國開行有支持,但怎么明確、怎么推進目前還沒有細則。像中天科技完全是靠集團的流動資金在做示范項目,目前投入1.2億元,等做到80兆瓦時預計要投入6.4億元,“如果沒有更好的融資平臺,公司的壓力太大了!
記者了解到,分布式光伏發電運營模式是“自發自用、余量上網、就近消納、電網調節”,在一定區域內形成“就近消納”是理想的狀況,但由于上述幾個障礙,目前還沒有企業能實現“就近消納”,基本上只能做到“樓下消納”,下一步必須提高消納比例和開發效益。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