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Solibro、MiaSolé和Global Solar后,8月13日,漢能又宣布了其已收購美國Alta Devices(阿爾塔)的消息。
這家創立于美國硅谷的公司,以生產高轉化率薄膜太陽能電池而聞名。盡管該公司CEO——Christopher Norris在新聞發布會上不斷強調阿
事實上,就這一問題,Christopher Norris曾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及,阿爾塔希望借助漢能的資本實力及全球化,為砷化鎵贏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而李河君也透露,“漢能與阿爾塔的合作早在五個月前便已展開(2014年3月左右),而今漢能正在美國為阿爾塔修建工廠,計劃于明年5月投產,以實現砷化鎵電池的批量生產”。
據介紹,目前阿爾塔的單結砷化鎵電池已經開始量產。阿爾塔將作為漢能的全資子公司獨立運營。
通過降低成本開拓民用市場
有別于多晶硅、單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所具備的柔性化特征的確為其提供了較傳統太陽能電池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上述科研人士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一臺汽車的可利用面積為3平方米,若鋪設普通薄膜電池功率可達到400瓦,每天接受3小時有效日照可發電1度;而假如鋪設砷化鎵電池的功率則可達到1000瓦,每天接受3小時有效日照則可發電3度-4度。而目前電動汽車每行駛100公里僅耗電15度。
“汽車這個市場還是相當可觀的。除此以外,電子產品也是砷化鎵電池的一個巨大市場。只不過電子產品是消耗品,由此,如何妥善處理砷化鎵中的砷的安全回收,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打開這一市場的關鍵所在。” 該科研人士還介紹,“在高倍聚光發電領域,砷化鎵是當下的不二之選。只不過,高倍聚光與普通電站、多晶硅、CIGS(銅銦鎵硒)與砷化鎵間存在著不小的成本差距,以及由此引發的性價比差距。相對于普通電站使用多晶硅約4元/瓦的成本,CIGS約5元/瓦的成本,目前將砷化鎵運用于集中電站的成本還是太高了”。
或許正是基于此,李河君介紹,并購阿爾塔是漢能的技術戰略布局。而漢能也明確,寄望于通過與阿爾塔的技術整合,開拓在薄膜電池手機應急充電、遠程勘探、汽車、物聯網等移動電源領域的業務發展。
作者:于 南 來源:證券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