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不僅有廣袤的土地資源,還有非常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在今年6月的中國西南發展戰略論壇上,通威集團副總胡榮柱表示,盡管西部經濟基礎相對薄弱,但發展光伏新能源已成為西部地區的必然選擇。
上述論壇稱,目前四川光伏全行業實現產值差不多可達千億。但由于種種原因的限制,這里迄今為止還沒有大規模的太陽能電站。
盡管中國的能源消費量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其結構則堪憂。在所有消費的能源總量里,傳統的一次性能源——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也是霧霾圍攻中國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一次性能源的不可持續性,決定了中國需要調整能源結構,以彌補這一缺陷。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姜克雋等能源專家此前向本報表示,2013年的霧霾天氣涉及中國30個省(區、市),已經成了一個事關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他認為,中國需要發展更多的清潔能源,以緩解目前城市環境污染的壓力。
此前從國家能源局獲得的一份方案顯示,隨著東部地區高載能產業加快向西部轉移,西部地區用電需求增速加快。
北京大學副校長劉偉最近表示,那些年增長比較慢的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率有明顯加速的趨勢。這說明中國經濟增長區域間的梯度效應突出,這種梯度效應是大國經濟可以保持相對更長時期高速增長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