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以及國家一系列促進光伏發電發展的利好政策刺激,近年來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尤其是西部大規模集中并網電站的發展異常迅速,集中并網發電的商業發展模式日益成熟。然而,在跳躍式的增長背后,重建設、輕管理,標準不統一、收益不確定等問題凸顯,給集中并網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帶來新挑戰
集中并網光伏發電,何時能走出政策“襁褓”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集中并網光伏發電行業仍然是“政策市”,在其“瘋狂”擴張的背后,是上網電價政策在兜底。但是,從長遠看,逐步規范和完善政策、降低電價補貼,推動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進而從依靠政策推動向市場化運作,是大趨勢。
“國家有關部門對一個地區的電網對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的接納能力應該有統一標準的評估,并以此作為該地區審批光伏電站的依據。”北控綠產新能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業內人士認為,推動集中并網光伏發電產業走向市場化,國家和地方能源主管部門首先應結合電網實際,統籌考慮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開發規劃,合理確定開發規模和節奏,確保光伏電站建設和現有電網消納能力協調發展。這就要求政策既要有穩定性,同時也要有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的靈活性。
其次,進一步明確有利于新能源全額保障收購、新能源電力優先調度、新能源安全穩定生產方面的監管政策、法律法規等系統性制度保障,通過嚴格集中并網光伏發電行業標準,適當提高光伏發電準入門檻,引導光伏發電產業向具有技術優勢、管理經驗豐富的大型發電企業集中。
此外,在光伏發電行業準入機制和審批備案制度上,須用制度規范集中并網光伏電站立項審核,確保公開公平的市場環境,并制訂全國統一的光伏電站并網必要條件標準、組件檢測標準以及電站系統設計和評估體系規范。
作者: 來源:中國投資咨詢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