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仍未度過寒冬
在過去幾年間,中國的光伏產業經歷了產能過剩的寒冬。始于2010年前后,整個中國光伏產業先后遭受了價格戰、貿易戰、金融危機的輪番轟炸。而2013年3月19日,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面板生產企業尚德電力宣布破產重組,太陽能板價格跌至谷底,數十家光伏企業破產。直至今日也未能完全走出谷底。
產能萎縮的同時,全球市場需求狀況也不理想。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歐洲光伏主要需求國的德國的光伏裝機1吉瓦,同比減少43.5%,預計下半年將繼續下滑,全年裝機預計不足2吉瓦;日本2014年新增光伏裝機量介于10.3吉瓦~11.9吉瓦之間。不過,日本光伏產業很可能將于2016年陷入低谷。有人說,如今國內市場已經發展起來了,光是內銷就夠產能做的了。
盡管如今國內市場成為一大金湯,由于上半年的裝機不足、政策利好消息不斷,大家均對今年下半年的國內光伏市場期待滿滿。但4個月,10GW,近千億元投資,真的可以做到嗎?傳聞說8月進一步的國家政策會出來,但是如今都到底了,還不見影子。另外再加上銀行對于光伏的放貸仍未完全破冰,能拿到大額貸款的也就那么一兩家,資金上又是另一個問題。最后新近爆發的“質量門”更是讓人對四個月裝機10GW此事產生懷疑。
中國速度快,我們不是不知道。但同時,中國的質量問題之嚴重,我們也不是不知道。的確,4個月就算給弄到了10GW,那么這10GW能堅持用多久?會不會再次爆發更嚴重的質量門?僅憑好的政策補貼和滿滿的信心,光伏產業就能完全煥發一新嗎?上述諸多問題還未解答,依我看來,中國光伏產業要度過寒冬,還有一段時期。
諸上兩點,或許正乃光伏股的敏感性格之內因及外因。就大環境來說,國家并未能給予光伏一個和平安穩的發展環境,雖說產業如一直平風順水的話也難以成長,但貿易戰的多發之秋,實在是光伏產業一個很大的打擊,盡管國家政策不斷在示好光伏,但卻仍未能給光伏的安定市場這個更亟待解決的問題一個好的答案;就內部來說,光伏本身還未能度過生病期,但又要求大幅度的發展,實為一不進不退的尷尬境界。裝機數字一直在猛漲狀態,其他實在的東西又顯現不出來。一味地說政策好了,產業有救了,也就終究只是自欺欺人。哪天光伏股能別那么快一瞬間全場撲倒的話,或許就是真的有救了呢。
作者: 來源:EnergyTrend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