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由國家能源局和東盟能源中心聯合主辦的“東亞峰會清潔能源論壇”在雙流舉行。 在國家相關部門密集調研、部署支持以太陽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及行業景氣度回升之際,此次論壇備受關注。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論壇或將透出新能源產業新一輪發展的路徑
創新驅動 搶占市場先機
“未來3到5年內,集團的生產總值要達到100億元,實現稅收5億元以上……”民營企業向核電領域進軍的第一人——川開集團董事會主席簡興福在自己的辦公室內,興致勃勃地講起了川開的發展路徑。
作為最早進軍核電產品領域研發的川開集團,川開集團進入民用核電領域已有10年。從最初的配電到輸電,再到發電,其核心產品不斷走向產業鏈條的上游,早在2008年底,川開集團已完成兩輪核級中、低壓成套開關設備的開發,打破了外資公司對核級開關設備的長期壟斷……
“雙流政府對新能源企業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敝钢瘓F辦公大樓500米外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簡興福介紹,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是國內唯一集核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試驗、運行和小批量生產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科研基地,是核蒸氣供應系統與設備的集成供應商,有100多項專利技術授權……“我們彼此合作,在核電領域擁有了核心競爭力,就擁有了該領域發展的主動權!彼f,川開今后不僅要把產品賣到國外,更要把技術賣到國外,把科技理論研究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應用技術。
作為從本地發展起來的一家民營企業,川開集團見證了雙流在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致力于“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跨越發展的全過程。從無到有,到成為國內技術路線最多、研發平臺最高、產業鏈條最長、發展潛力最大的新能源產業基地。迄今,雙流新能源產業功能區共引進新能源及配套項目70個,協議總投資805億元。
在平臺建設方面,功能區堅持高端切入、科技引領,著力打造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六中心三平臺”,致力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制高點。目前,已建成的國家光伏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國內光伏產品檢驗類別最全、測試光伏組件面積最大、電磁兼容測試EUT工作電流最大的國家級第三方專業監督檢驗機構;成都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已與國內外近30家高校、企業和研發機構達成合作意向。
此外,功能區內還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1個(中科院3個,核動力設計院5個,核工業物理研究院1個,國家中低壓產品質量檢驗中心和光伏檢測中心),博士工作站3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41所,各類培訓機構、高職學校13家。截至2013年底,開發區企業累計已獲專利2149項,中國馳名商標17個,中國名牌12個;已集聚各類人才6萬余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54人、國家“^****”21人、四川“^****”22人、省“頂尖創新團隊”2個。
創新驅動,搶占市場先機。雙流新能源產業正吸引上中下游企業以及關聯產業企業自主、主動聚集,逐步形成新能源企業和關聯產業集中集約集群發展態勢。
作者: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