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貧困的農戶,轉身卻變成“電老板”:自家擁有光伏發電站,從此陽光可“變現”。而且,不僅自己家裡用電不再花錢,多出來的電量還可以并網到供電系統,折算成“發電費”。這就是合肥市在全國的又一個新“首創”:光伏扶貧。 光伏下鄉“百千萬”
“精淮扶貧”打出“組合拳”
楊廟鎮副鎮長武林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之前,長豐縣把50戶“光伏扶貧”項目指標全部分配給了這裡的困難農戶,在施工單位和供電等部門的努力下,50戶家庭光伏電站于去年12月12日正式并網運行,整個項目建設時間僅用了56天。
在武林看來,“光伏扶貧”項目是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的新嘗試,可以為貧困戶每戶年均增收2500元左右,快速、長效地幫他們脫貧。根據合肥市光伏下鄉扶貧工程試點實施方案要求,今后將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市范圍內的貧困農戶中推廣。
“實施光伏下鄉扶貧工程,充分利用農村貧困戶的屋頂資源,建設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開拓農村貧困戶增收渠道,是合肥市將新興產業發展與扶貧開發工作有機結合的一個創新舉措,也是合肥市促進貧困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在全國尚屬首創!崩詈z椊榻B說,下一步,合肥市還計劃將“光伏扶貧”與農村危舊房改造等工程結合起來,“不僅直接改變貧困農戶的生活現狀,而且還將對美好鄉村、城鄉統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作者: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