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催生惡性競爭
為了拿到屋頂資源,少數運營商也拿出了不光彩的手段,就是大打價格戰。按照合肥市經信委的計算,考慮到目前技術條件下光伏發電成本、國家補貼政策、投資回收期和合理利潤等因素,該市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投資經營的光伏發電項目,電價優惠幅度不應該低于九折。也就是說,運營商從屋頂產權人處拿到屋頂,建成電站后,給屋頂產權人的電價優惠不能低于九折。
但實際中,少數運營商開出了八折、七折的價碼,有的甚至低于五折。合肥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就是一種無序的市場惡性競爭,完全違背了市場規律。
新政策出臺管理屋頂
為了剎住這股風氣,讓光伏產業更加健康地發展,合肥市經信委要求各開發區、工業園區要成立機構,負責屋頂資源的收集和招商,從而讓屋頂資源得到更好的分配。記者了解到,高新區已率先成立,其他開發區也在醞釀之中。
另外,合肥市經信委日前也下發通知,正式確認電價優惠幅度不得低于9折,剎住惡性競爭的“價格戰”。對于圈地不開工的現象,經信委也發出要求,所有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自備案之日起,3個月內必須實質性開工建設,6個月內必須建成并網,否則將取消備案資格,沒有按期并網的,則不納入支持范圍。
為了鼓勵更多企業拿出屋頂資源,合肥市還于本月出臺了新的支持政策,決定給予屋頂產權人補貼,單個項目最高可達60萬元,同一屋頂產權人的獎勵最高可達100萬。(陳寧千、項磊)
數字
屋頂之所以吸引光伏運營商的興趣,跟屋頂能帶來的效益相關。合肥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曾經算過賬,企業投資800萬元,建成一個100萬瓦的光伏電站,每年可以發電100萬度。如果企業自用電是70萬度,那一年電費就省下五六十萬。另外,三十萬度電上網,按照0.41元/度收費,就是12萬元。此外,國家還有0.45元/度的補貼,合肥市也有0.25元/度的補貼,加起來也有70萬,扣掉一定的稅后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