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方向 轉攻東盟市場
前幾年,遭遇“雙反”,紛紛從歐美市場鎩羽而歸的光伏企業(yè),仍不愿過多談及往事。
目光向東,一個潛力巨大的太陽能市場正向成都企業(yè)洞開。
“全球對能源的需求正在開始漸漸向東南亞轉移,2035年主要的能源需求都是來自于這個區(qū)域。”國際能源署能源市場和安全部主任貞森惠祐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區(qū)域人均的能源使用還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一億多的人還缺乏對電力的獲取渠道,未來市場將不可限量。
在論壇上,越南工貿部副司長直接向成都企業(yè)伸出橄欖枝。“我們有非常豐富的太陽能能源,未來10年光伏市場會得到急劇發(fā)展。”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邢翼騰表示,東盟是我國能源領域重要合作伙伴,合作潛力巨大。一方面東盟各國具備較大光伏發(fā)電市場空間,另外一方面中國在光伏生產和應用全產業(yè)鏈上積累的經(jīng)驗都可以為東盟各國提供借鑒和參考。
實際上,已嗅到市場先機的通威太陽能有限公司,開始著手布局,搶灘東盟市場。胡榮柱介紹,通威和其他同行比較起來,最大的資源是農業(yè)這一塊,整個渠道有差不多2萬個銷售網(wǎng)點,覆蓋整個全國,包括一些東南亞國家。“下一步我們將進軍農村光伏終端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