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家用項目需求不容忽視
Stefan de Haan表示,太陽能電池及組件供應過剩的情況已經成為過去,產品大量過剩的情況已不復存在。但相比小型、家用太陽能項目,制造商通常更愿意優先滿足大型及商用太陽能項目的需求。這也正是太陽能市場快速發展的潛在威脅之一。
顧問公司S&P Capital IQ分析師Angelo Zino稱,一旦太陽能市場再次出現供應短缺,那么制造商就需要給訂單排序,選擇優先滿足哪些需求。“大型商業太陽能項目應該是制造商們最優先考慮的,如果供應鏈出現緊張,那么那些小型的家用項目的需求恐怕要被擱置。”
不過,對再次迎來春天的太陽能產業來說,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潛在威脅。因為小型、家用太陽能項目才是此次拉動需求的主力。SolarCity 公司預計,屋頂太陽能開發商的需求將會大幅增長,特別是住宅和商業項目。正是預計到美國住宅太陽能市場將會迎來大發展,SolarCity 才在今年6月收購了一家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SolarCity首席執行官Lyndon Rive表示,市場需求大增,一些小型公司可能拿不到供應合同,無法得到充足的電池板供應。SolarCity創始人、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收購交易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收購是為了保障供應。“如果不這么做,那么我們未來可能將面臨供應危機。”
REC Solar公司則認為,在供應出現短缺的情況下,那些需求更高的地區有望獲得更多供應,因為那里的價格將更具吸引力。拉美地區便是“極具價格競爭力”的市場之一,因為那里的產品價格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此外,美國、日本也是制造商們優先考慮的地區。
德國光伏組件制造商Manz表示,供應短缺將令制造商訂單大增。Manz發言人Axel Bartman表示:“根據我們的預計,供不應求的局面會在今年底結束,這短時間將極大刺激太陽能組件制造業的投資。”
但也有人對市場前景不那么樂觀。日本夏普公司旗下太陽能開發商Recurrent Energy首席執行官Arno Harris認為,與其他產業不同,太陽能產業即便出現供應短缺,也很難刺激價格上漲。隨著生產成本下降,即使價格不上漲,制造商也能夠實現盈利。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太陽能發電對價格尤為敏感。
“就算需求增長,產品價格很難上漲,因為沒有自然需求足以支持那么高的產品價格。如果你盲目提價,那么需求就會轉移到別的產業,比如天然氣發電和風電。” Harris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