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權和他的“小電廠”。
“這個要經常擦灰哦,不然影響發電,我只要一有空就上來擦一擦,順便抽根
煙。”8月16日,家住威遠縣鎮西鎮的伍志權,正在自家小區樓頂上給他的“小電廠”做保養。伍志權告訴記者,他買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可以持續產電,不僅夠自家用,多余的電還可以出售,讓
想建“電廠”不容易
但行動一開始就出現了問題,到哪里去購買發電設備呢?據伍志權介紹,他要購進的設備叫做太陽能電池組件。“去年的時候不太好買。”伍志權告訴記者,去年市場上的代理商、經銷商不太多,他只有自己尋找生產廠商。好不容易聯系到幾家廠商,但因為伍志權的購買量小,大多數廠商又不愿意出售。“我就買5千瓦的設備,人家根本不愿意賣你,嫌麻煩。”伍志權幾經周折,終于在2013年5月買到了5千瓦的太陽能電池組件。
好不容易裝起了設備,問題又出現了。原本想靠自己發電賣電,可伍志權發現,當地供電公司如果要買他的電,必須由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可個人怎么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呢?伍志權急忙上網查詢各種新聞、信息,翻閱各種資料文件,都沒有找到相關的扶持政策。從2013年5月至12月,伍志權自己產的電白白并入了當地電網,損失了2000元左右。12月以后,當地供電公司通過開收據的方式,開始購入伍志權自產的電。
一次投資穩定收益
伍志權給記者算了筆賬:5千瓦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占地面積在40平方米,設備價格在3.5萬元左右。他所在的威遠縣鎮西鎮每天能產14度至20度電,每月能產400至600度電。除掉伍志權一家三口每月自用的200多度電外,伍志權能賣給威遠縣供電公司200度至400度電。那賣出的電價是多少?伍志權告訴記者,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國家補貼個人光伏發電每度0.42元;另一個是燃煤標桿電價每度0.4738元。“這樣一度電就是0.8938元,供電公司一并將國家補貼價和燃煤標桿電價即0.8938元送到伍志權的手上。”一個月能收入200—350元,一年能收入三四千元錢。“一臺5千瓦的設備是25年的壽命,大概八九年能收回成本,剩下的就是純收益啦。”伍志權說。
有了經驗后,伍志權隨后又購入了一臺5千瓦設備,架在了自家一樓戶外涼臺的頂棚上。“還需要裝一個雙向計量表,以備自家產電自用不足時,依舊可以使用當地電網的電。”伍志權告訴記者,安裝都是當地供電公司負責,受益于國家政策,百姓不用出錢。
伍志權家有“小電廠”的消息一下子傳開了,引得相親鄰居們都來圍觀。“歡迎參觀,怎么購買,怎么安裝,怎么使用,怎么維護我都無償給大伙介紹。”伍志權認為個人光伏發電不僅能掙錢,還能為國家節能減排,發展清潔能源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到今年8月,伍志權的兩個5千瓦設備不僅解決了他自家的用電需求,還有了連續的產電收入。到記者發稿時,伍志權靠自己發電已收入4000余元。
作者:張立峰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