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志權和他的“小電廠”。
“這個要經常擦灰哦,不然影響發電,我只要一有空就上來擦一擦,順便抽根
煙。”8月16日,家住威遠縣鎮西鎮的伍志權,正在自家小區樓頂上給他的“小電廠”做保養。伍志權告訴記者,他買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可以持續產電,不僅夠自家用,多余的電還可以出售,讓
調查
全省只有十幾戶 諸多原因阻礙推廣
近日,記者從省電力公司獲悉,目前我省個人光伏發電發展還比較緩慢,全省已安裝在產的個人光伏發電戶的數量也只有十幾戶。究其原因,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有設備購入成本大、相關扶持政策少、成本回收期長、光照條件不好等問題。
光照不足 占地多成本高
“首先是光照。”負責人表示,除了攀枝花、涼山等光照資源豐富的地方外,我省大多數地區云層較厚,光照資源并不豐富。此外,安裝地權屬及收益問題在城市顯得很突出。據記者了解,安裝一個5千瓦的光伏發電裝置,需要占用40平方米左右的屋頂面積,這對于城市中大多數個人家庭來說還不太現實。對于希望安裝光伏發電裝置的城市居民來說,面臨著與物業公司、鄰居協調對樓頂公共區域的使用問題,一旦出現經濟效益可能還會帶來如何分配的難題。正是基于此,稍有規模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目前更傾向于尋找學校、醫院、政府機關、工業園區等產權清晰、協調容易的建筑屋頂。
“但這一問題在廣大農村地區則不存在。”負責人表示,目前根據全省各地供電公司提供的數據,在村鎮上的個人分布式光伏發電戶也屈指可數。“購置成本比較大。”負責人表示,5千瓦的太陽能電池組件需要3.5萬元左右,還不算后期維護的費用。“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投入的這幾萬塊錢跟直接從電網公司購電相比,如沒有明顯收益的話,個人光伏發電就很難做起來。”負責人說道。
作者:張立峰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