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是一個拿真金白銀往屋頂上鋪的城市! ≡诩闻d光伏產業園區,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補貼高達2.8元/千瓦時,幾乎是國家補貼標準的7倍。同時,嘉興市政府還成立了10億元光伏產業發展基金,為光伏分布式項目提供擔保支撐、抵押! 〖闻d是被GDP沖昏了頭腦,還是另有企圖?位處江浙
統分管理 除資金外,制約著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另一個瓶頸就是屋頂資源。沒有屋頂,分布式光伏就成了無本之木,不要說盈利,就連安裝都成為問題。
在原有的工業園區內,各企業的屋頂分屬于不同的產權人。會由于產權人的變化或企業的搬遷,對屋頂資源的歸屬產生糾紛。這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建設埋下了極大隱患。
為此,光伏高新產業園區管委會下設實體公司,對園區屋頂進行統一管理。集中力量排摸園區內的屋頂資源,并提前與屋頂企業簽訂安裝光伏電站協議,對廠房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年綜合能力超過3000噸煤的新入駐企業率先提出同步建設光伏電站的要求,達到充分開發屋頂資源的目的。
同時,由嘉興光伏園區作為獨立第三方見證人,統一與園區屋頂業主和投資方簽訂協議,制定規劃,統一屋頂租賃、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標準。根據投資方的實力合理分配屋頂資源,園區管委會整體掌握、統籌安排屋頂資源,平衡分布式電站建設資源的分配。
嘉興市政府并沒有以政府強權的形式改變園區屋頂的所屬權,也沒有成為屋頂資源的壟斷經營者,而是將公共管理模式下的資源統一規劃,與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商業化運作結合起來。
在尊重業主產權的基礎上,統一管理,利益共享。這一模式,不僅打消了投資商與屋頂業主在建設項目過程中的顧慮,為項目的加快建設創造了條件,也大大提高了屋頂業主的積極性,同時解決了部分因企業破產棄電、周末用電產生的矛盾和問題,最大限度地免除了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企業的后顧之憂。
沈福鑫表示,如果說在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資本運行層面,嘉興市體現了浙江商業文化的靈活,那么在屋頂管理方面則體現出蘇南模式集體化經營的特點。
這種集中規劃、獨立經營、第三方監管的模式,使得分布式光伏發電既能體現出其靈活多樣的特點,又能夠適當地進行集中生產和管理。
通過這種方法,不僅在園區,在路燈、戶外棚體、居民屋頂的分布式光伏建設中也能夠做到集中連片的集中建設,從而大大降低了對于配套設施、費用核算以及電網建設的成本。
目前,嘉興市已經規劃了12個3000-6000千瓦裝機的集中連片區。待項目竣工后,項目建設單位也可以集中向管委會、當地發改委、住建局、電力公司等部門提出綜合驗收申請。
目前嘉興屋頂管理模式在浙江全省推廣以取得明顯效果。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已備案分布式項目138萬千瓦,開工67.3萬千瓦,已并網14.5萬千瓦。
今年上半年,嘉興規模以上光伏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4.59億元,同比增長31.1%;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9.3倍。
“嘉興經驗”無疑給各方提供了分布式可實施的經驗,而其政府的投資管理和公共管理模式更值得引起深思。
作者: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