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德令哈50兆瓦塔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一期10兆瓦發電站一角。 青海德令哈50兆瓦太陽能熱發電項目由中控太陽能公司開發并投資建設,采用中控研發的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準確地將太陽光聚焦采集到吸熱塔上的吸熱器中,并利用太陽能將吸熱器內的水轉化成高溫蒸汽,再利用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最終將熱能轉化
千億元市場待開發 據記者了解,我國光熱發電產業至今已經歷了十年的發展,然而,光熱發電在中國并未取得實質性進展。十年前我國就已有首個商業光熱發電運作項目。當時,光熱發電先驅“德國太陽千年公司”總部技術人員和中國區代表積極推進鄂爾多斯[0.00% 資金 研報]50MWe槽式電站的前期工作。2011年,該項目由一家央企中標投資建設。然而,由于定價方式不盡合理、中標電價明顯遠離理性數值,該項目長期處于擱置狀態。
不過,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發改委價格司、電力規劃設計總院等職能部門先后召開了兩次關于光熱發電的座談會,對推進我國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重點研討。政府將光熱發電業的發展重新提上日程,也使光熱發電開發商們重拾了信心。
目前,手握多地項目資源的五大電力公司和中控等民營開發商正摩拳擦掌。有分析認為,經過前期的示范階段,太陽能光熱產業有望迎來爆發期。按照我國政府此前規劃,到2020年實現3吉瓦光熱發電裝機的最低目標,以單位千瓦投資成本下降到3萬元計算,到2020年,我國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中廣核太陽能總經理韓慶浩表示:“未來前景看好,現在的重點是想辦法把德令哈這個項目做好!
作者:李予陽 張建軍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