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國農村地區有2億戶安裝屋頂光伏,即使每個屋頂只有3千瓦,那這個市場也是巨大的。 近幾年,全球光伏市場的格局發生變化。2013年,亞太地區已經取代歐洲成為全球光伏應用市場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國內光伏市場也出現了新的增長點,分布式光伏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新的市場格局下,相關制造企業正積極布局,以滿足
不能錯過的“蛋糕” 與多元化的市場 隨著光伏應用市場中新興市場的不斷發展,幾乎所有的制造企業都認為,全球光伏產業未來將面臨更大需求。
面對如此大的市場,國內的光伏制造企業已經開始行動,誰都不想錯過這個市場“蛋糕”。
針對中國分布式光伏市場的巨大空間,國內的設備制造企業已經逐漸開始向下游延伸,業務范圍由以往單純電池組件制造,向為客戶提供整套的分布式光伏系統集成方案,甚至直接運營光伏電站發展。記者在與來自英利、天合光能等企業的人士交流時了解到,國內制造企業“親自”建設光伏電站的并不在少數,他們普遍希望通過電站建設拉動自身光伏組件產品的銷售,另一方面,企業寄希望于促進業務多元化,通過電站投資與運營帶來更高的投資收益率。
更為關鍵的是,分布式光伏目前還沒有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中小項目面臨著融資難的客觀現實,光伏制造企業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參與到分布式光伏市場的培育中。
我國光伏企業對全球市場的開拓也正在朝多方位、多元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而不再局限于歐洲市場。
雖然美國和歐盟的“雙反”已告一段落,但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的大背景下,未來有關新能源產品的貿易爭端將有增無減。
為應對國際貿易壁壘,我國光伏生產企業正在實施產業全球布局計劃,通過到海外建廠等方式規避潛在的貿易風險。比如到終端市場建廠貼近市場、到成本洼地新建工廠以降低成本、讓國外企業代工等。
高紀凡告訴記者,2010年,天合光能只有約10%的產量銷往了國內市場,90%以上的產量都需要依賴歐洲市場。而現在,國內市場銷量已經占到了企業銷售額的30%以上,對外出口的部分也不再以歐洲為主。“市場的多元化,降低了企業的風險。”他說。
作者: 來源:亮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