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34戶報裝并網,容量為23000千瓦”,山西省長治市供電公司客戶經理申紅崗說,自從去年7月山西省武鄉縣居民趙瑞星18千瓦的光伏發電并入國家電網,成為山西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的居民用戶后,長治市已陸續完成并網21戶。 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五屆(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
“藏能與民”尚存發展瓶頸 目前,我國已基本掌握各種分布式能源的單項技術,也已開展了試點和示范,如北京已實施了可再生能源并網的制度;上海市鼓勵分布式能源建設,為1萬千瓦及以下的項目提供700元/千瓦容量的設備投資補貼;國家制定了生物燃料的鼓勵政策等。
我國主要分布式能源光伏發電近年發展迅速,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容量99萬千瓦,超過了2013年全年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網容量。
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我國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的條件逐步成熟。但在技術集成和管理上還有待于加強,還存在一些政策和制度性的障礙。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第25條規定:一個供電營業區內只設一個供電營業機構。這就使控制電網的公司一家獨大,使分布式能源難以并網。”房倚天也表示,由于電力公司對于可再生能源的一些不足或者是一些缺陷沒有足夠的技術準備,也導致了上網難。
申紅崗說,目前他們已經按照國家電網去年3月份正式實施的《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將34位分布式用戶入網報裝。“用戶分散,增加了電網運行的成本和管理、維護難度。分散的源頭安全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
分布式能源要求建筑物需要收集能源,富余的部分還需要存儲,不足的部分可以從其他地方調,形成一個微電網,局域網,最后形成大電網,跟目前能源供應體系正好相反。中國目前能源供應體系是大發電、遠距離傳輸,往下傳,是自下而上的。在城市大范圍開展,從建筑物的投資上來說,需要的力度很大。
劉燕華表示,還需打破目前能源政策和經濟政策不接軌問題,“比如現在電動汽車上不了路,有一些地方對電動汽車存在地區性的保護,還有一些新型能源體系,由于成本高,規模上不去等等,這說明能源政策和經濟政策是不吻合的,要打破條塊分割。”
此外,專家表示,只注重生產,不太注重經營,不能夠有效使供應端和需求端緊密聯結在一起,我國能源服務業的數量和質量都有待提高。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