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市場洗禮,太陽能產業正在從新興向傳統制造業轉換。
又到了年中報的時間,多數太陽能上市公司的年中報出得并不及時,盡管如此,上半年的太陽能行業市場回暖已是不爭事實。雖然距離完成國家能源局年初規劃目標還遠遠不夠,但資本市場和行業的熱度并未消減。雖然賬期延長,產業鏈利潤開始透明,
風險依然存在
太陽能行業回暖同中國的政策密不可分。2013年以來,中國陸續出臺多項積極的政策性支持文件,從優化產能和裝機市場上都給予太陽能以大力支持。但是,邁哲華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The Martec Group)咨詢總監曹寅認為,雖然上半年太陽能發展態勢不錯,下半年可望延續上半年的良好形勢,但是風險依然不可小覷。
曹寅認為,上半年中國太陽能上市公司整體良好,一方面同經濟大環境有關,一方面受行業因素的積極影響。但從行業角度出發,上半年中國太陽能行業的發展在回暖中依然有挑戰。
這是因為,上半年中國的太陽能市場主要依賴于亞洲市場的增長,尤其是日本市場的帶動,歐美市場在雙反的影響下難以保持穩定,而中國市場上半年的裝機容量并不可觀。
下半年的風險主要來自于行業因素。首先,歐美市場增長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依靠亞洲市場的增長尚顯得不夠穩定;其次,中國太陽能裝機市場上問題重重,從商業融資到電站開發都需要進一步完善細節。
日本太陽能市場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成功挽救了部分中國太陽能公司,自2013年4月日本政府推出極具吸引力的FIT政策后,日本光伏裝機量一直呈大幅增長態勢,2013年日本光伏新增裝機突破6GW,由于2014年4月1日之后,日本光伏上網電價將下調,本年第一季度新增裝機同比大幅增長118.5%,達到至1.87GW,其中住宅裝機有所回落,非住宅裝機大幅增加。但中國太陽能公司在叩開日本市場的實際運作中,仍存在著頻頻受阻、時間拉長等各種阻礙。另外行業人士透露:“日本的太陽能市場曾傳出下調的趨勢,這對中國的太陽能公司來說是一個不確定的風險。”
來自中國本土的風險也不能忽視。2014年年初,中國能源局制定年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總容量要達到14GW,其中地面電站6GW,分布式電站8GW。但從上半年完成情況來看,裝機容量并不樂觀,分布式完成了1GW,遠遠不及預期。曹寅認為,分布式完成預期有困難,這是因為分布式電站開發商多數以小公司為主,而小公司的經濟實力和信用額度遠達不到銀行要求,這也造成了分布式電站開發的普遍問題,開發商資金短缺影響了分布式電站的預期目標。“2014年完成年初的分布式裝機目標比較困難。”曹寅預判。“只有政策上繼續支持,解決了分布式的融資問題,下半年分布式的裝機目標才有可能完成。”他補充說。
作者:王燕 來源:《新能源經貿觀察》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