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光伏巨頭英利和天合在云南產權交易所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競標戰,為的是云南當地一個光伏地面電站的“路條”。 雙方競買的對象是云南冶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云冶新能源”)90%股權。該公司的核心資產是擁有發改委核準開發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南莊300兆
路條爭奪 事實上,英利與天合在云南光伏電站項目的路條之爭僅是整個光伏行業的一個縮影。“只不過這個項目最大而已。倒賣路條其實是很普遍的現象。”上述曾倒賣過路條的人士說。
百度百科顯示,“路條”指國家發改委同意該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批文,一般形式是由發改委部門下發的《關于同意XX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批復》。
在光伏行業中,僅拿到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批復文件被叫做“小路條”,文件名稱一般為《關于XX公司開展××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前期工作的復函》。
在該文件中確定了項目的場址等信息,該文件在下發之日起一年內有效,并需盡快辦理土地使用、環境保護、礦產壓覆以及電網接入等前期工作。
獲得了《XX發改委關于XX項目核準的批復》的光伏電站項目被認為是拿到了“大路條”。丁文磊介紹說,前后需要找六七個部門,并且是縣區級、市級、省級逐一批復。
一般來說,拿到小路條需要半年時間;而大路條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正因為很難拿到,因而路條曾一度成為香餑餑,倒賣路條也就成為了一門生意。
2013年8月,國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名單,該批名單涉及7省5市、總共18個示范區項目。
倒賣光伏路條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一位大型光伏企業內部人士稱,光伏路條其實是具有地域性的。例如,河北的路條,有可能會被英利獲得。
上述業內人士稱,行業內的一些大公司普遍比較喜歡買路條。“類似于圈地,先把路條買過來再說。”該人士說,“現在光伏行業都知道,電站是最掙錢的。”
但在丁文磊看來,進入到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以后,倒賣路條的風險隨之增加了,路條變得沒那么珍貴。
另一位業內人士稱,現在及以后,路條買賣是很危險的。該人士說,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分布式新政出臺,提升了路條買賣的風險。
9月4日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國能新能[2014]406號)》。9月10日,國家能源局再發文下發《關于加快培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有關要求的通知》。《通知》在開建時間、園區統一協調、區域電力交易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做了細化規定,并要求各示范區方案于9月30日前備案,確保今、明兩年分布式光伏裝機目標完成。《通知》明確表示,對于2014年9月底前未開工建設,或年底建成規模低于2萬千瓦的示范區,取消其示范區稱號。
上述政策被業內稱之為分布式新政。丁文磊說,在新政出臺之前,山東的路條能賣到5、6毛一瓦,現在地面電站僅能賣到2毛。
另一位業內人士則稱,在西部一些省份,已經出現了第三方買完路條之后,再被政府收回的現象,這些都增加了路條買賣的風險。
“當時備案的時候是這些條件,然后第三方買了之后,一些條件變了,政府就以此為由收回路條。”上述人士說。
一位大型光伏企業高管則坦言,現在買路條的話,低于13%的收益率是不考慮的。這意味著路條的價格若過高,則將無人問津。
作者: 來源:經濟觀察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