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12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熱發電完成總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然而現在看來要達到這個目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011年,大唐新能源以每千瓦時0.9399元的電價中標國內首個光熱發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中
三、典型國家光熱發電電價政策分析 光熱發電政策主要包括上網電價、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凈計量電價、財政稅收支持政策以及綠色電力價格等,其中上網電價與配額制應用最為普遍。上網電價機制(FIT),即政府強制要求電網企業在一定期限內按照一定電價收購電網覆蓋范圍內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上網電價形式通常包括固定電價和浮動電價。西班牙是第一個采用FIT補貼機制促進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的國家。PPA即購電協議,該協議定義了電力公司(一般為公共事業單位)以何種價格和規則收購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作為全球光熱電站裝機總容量第二的美國,大部分光熱電站采取與電網公司簽訂長期購電協議(PPA)。美國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的槽式光熱電站SEGS電站就是與當地電網公司簽訂為期30年的長期購電協議,上網電價13~14美分/千瓦時。而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電站——39.2萬千瓦的美國Ivanpah光熱電站與太平洋燃氣和電力公司(PG&E)以及南加州愛迪生電力公司(SCE)簽訂了為期25年的PPA購電協議,1號12.6萬千瓦電站和3號13.3萬千瓦電站所發電能由PG&E收購,2號13.3萬千瓦電站所發電能由SCE收購。
作者:曹傳釗 鄭建濤 來源:華能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