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宣布,其對恒大地產投資太陽能行業的計劃并不看好,并認為該投資計劃可能對恒大地產的信用狀況產生負面影響。 這意味著恒大剛剛大跨步進軍光伏領域,就已經遭到評級機構的當頭棒喝。 標準普爾在研報中尖銳地指出,恒大地產制定了激進的光伏行業擴張計
前景難估 在標準普爾針對恒大進軍光伏領域發布看衰報告的兩天前,恒大地產公告稱已經與國藏集團和美國太陽能開發商Solar PowerInc(SPI)訂立諒解備忘錄,恒大以10億元左右的代價入主國藏集團并成為第一大股東,所得資金將用于投資太陽能業務。
“恒大入主國藏集團將與SPI產生合作投資機會,并且可以利用國藏集團作為平臺發展新能源行業及在適當時候透過資本市場集資。”恒大地產如是向投資者分析。
“因為國內政策的扶持,以及目前光伏產業技術逐漸成熟、成本下降的緣故,因此新能源產業在資本市場相對受追捧。”渤海證券研究所的一位分析師向記者指出,“但是光伏產業的門檻比較高,尤其是前期對資金的吸納度較高,資金投入較高。恒大收購國藏集團應該就是出于對未來融資的考慮。”
另有業內人士也對此予以佐證,其分析稱恒大地產的主業房地產行業本身就是高杠桿和高負債領域,而光伏產業前期資金密集度大,因此也解釋了恒大地產為何在宣布進軍光伏領域不久便收購國藏集團“做殼”,恒大的初衷不難揣摩:獨立運營并伺機融資。
恒大地產收購國藏集團距其宣布進軍光伏領域也不過一周時間。9月底,恒大宣布與張家口(樓盤)市政府簽署太陽能光伏發電重大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擬投資900億元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此次與恒大地產共同收購國藏集團的是SPI公司,SPI公司實則是在2011年被光伏巨頭賽維LDK收購,而賽維LDK在今年8月底已經向開曼群島大法院提交了啟動債務重組程序申請,其創始人、原董事長彭小峰也辭去公司及附屬公司的行政、董事職務。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今年二季度,期內SPI公司的凈虧損額為130萬美元。而SPI公司近期也在頻繁尋找多輪融資。
早前另有新能源行業消息指,賽維LDK已經將全部賭注押注到SPI,賽維LDK前董事長彭小峰的計劃則是將SPI打造成一個電站平臺,成為一家運營公司,其先期思路是找到合作伙伴做EPC或共同開發項目,讓這些合作伙伴為光伏項目墊資,然后將資產裝入SPI,從而做高業績。
“恒大地產可能就是賽維LDK嘗試新模式的合作伙伴。既然是新模式的探索,所以前景難估。”英利能源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光伏電站的盈利并非是只是前期砸錢就可以,光伏企業的運營模式尤為核心。即便像賽維這樣的行業巨頭,利潤也是虧損狀態。因此賽維非常樂意找到恒大這樣的企業來做模式嘗試,光伏企業只提供技術服務和運營,風險相對較小,尤其是資本方面,恒大的風險和壓力肯定集中一些。”
作者:東北網 來源:余燕明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