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嘗試從建立一個具有理想功能的能源互聯網模型入手,提煉一些能源互聯網建設過程中需要滿足而尚未能夠滿足的關鍵需求。希望有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能源互聯網建設的現狀,并明確建設過程中亟待攻關的諸多問題。 一個多月以來,兩件大事讓“能源互聯網”概念持續高熱。先是在9月2
除此以外,在商業環境、推廣環境上,能源互聯網也會有一些軟性的問題,試舉一例:
互聯網行業目前很喜歡提的一個詞是“顛覆式創新”。意思是通過互聯網行業在技術、效率上的優勢,砸掉傳統行業中低效運行部門的飯碗。就像余額寶對銀行、淘寶對線下商城、亞馬遜對書籍出版商、網絡媒體對紙媒那樣。
我們會發現,這種情況在國內發生的遠比在國外多。因為國內社會中有很多很多的行業,由于歷史原因發展的并不健全,比如銀行業、零售業、山寨手機,所以會很快被支付寶、淘寶、小米式互聯網手機這樣的后來者嚴重威脅。而在國外,雖然也有亞馬遜重塑出版業這樣的經典案例,但是總的來講還是少得多。這是因為國外如零售、銀行這樣的傳統產業成熟度很高,經營水平和科研實力也不俗。
那么這些對于能源互聯網發展的指導意義是什么呢?如果說信息互聯網帶來的洗牌,威脅的既得利益者是零售、出版等等傳統行業的巨頭;那么能源互聯網所帶來的這輪洗牌,將直接針對一些完全不同概念的龐然大物:油氣及其他能源巨頭。
雖然“西方世界的各大油氣巨頭過去幾十年操縱了無數場戰爭”之類的觀點大多數被當成了陰謀論。但是一個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是:這些巨頭與我們之前提到的那些零售業、出版業或制造業巨頭,在影響力和資本實力上,要高出不止一個級別。
這就帶來兩個問題。問題一:如果這些巨頭不愿意見到能源互聯網蓬勃發展,甚至主動設置障礙來阻止其發展,那么我們對于能源互聯網的愿景要如何實現?
問題二:如果這些能源巨頭也認可了能源互聯網的重要意義,那么他們顯然將能夠輕而易舉的獲得游戲規則的制定權,甚至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操控這個強大的公共設施。那么這樣的能源互聯網還會是我們所憧憬的那種么?
總結:
經過上面這些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我們所設想的能源互聯網應用功能,很好的切中了能源領域目前的幾個發展瓶頸,如分布式清潔能源的并網難、儲能難、能量的調配與輸送難等等。但同時,能源互聯網這一概念的前瞻性和理想性,也就必然導致它離現實應用還有一段距離。
概括來講,能源互聯網建設的難題可以歸結為三點:
1.多流并行:信息流+能量流。能源互聯網要同時保證兩種載荷的交錯運行,并且要求必須高效、海量,成本還要控制在可普及的程度。
2.基礎性技術缺失:對于信息流,大數據、云計算等能夠應對能源互聯網需求的先進技術,多數還在成熟過程中。對于能量流,能量的儲存、高效運輸技術,還遠遠達不到普及能源互聯網所需的程度。
3.市場條件不好:能源互聯網建設成本高,周期長,且洗牌效應明顯。其節能環保的效果預期遠離很多人的生活,尤其是某些擁有雄厚技術和資本實力的西方國家。還有一些能源稟賦較好的國家,對現在國際社會上的節能減排努力都不溫不火,更不要提積極參與能源互聯網建設這樣耗資巨大、可能削弱自己競爭力的事業了。
本文列舉了很多能源互聯網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障礙,但筆者并不認為這足以讓我們停下腳步。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也有很多重要的突破是伴隨著發展逐漸展開的。如果我們不去積極的推進,用需求來刺激研究,那滿足所求的可能性只會更小。(作者單位為華北電力大學)
作者:李司陶 來源:無所不能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