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發電機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相信不會有人有異議。不錯,發電機讓電從被發現到被應用,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無限可能。自19世紀30年代電被應用時起,就帶來了一場新的能源使用方式,此后180多年的能源變革、清潔利用等,都在圍繞電展開。電的應用為多項發明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奠定了基礎,最近獲獎的LED
如果說,發電機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相信不會有人有異議。不錯,發電機讓電從被發現到被應用,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無限可能。自19世紀30年代電被應用時起,就帶來了一場新的能源使用方式,此后180多年的能源變革、清潔利用等,都在圍繞電展開。電的應用為多項發明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奠定了基礎,最近獲獎的LED燈就是一例。
下一屆或下面幾屆諾獎會出現在能源個領域嗎?能不能得另說,我們先姑且認為有這種可能,坐下來好好分析一番。諾貝爾獎自1901年起評,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那么,能源類獲得物理獎最為接近。
小拙翻閱近10年來獲獎項目發現,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項目以“發現型”居多,如“發現巨磁阻效應”、“發現亞原子物理學的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等,數目在一半以上;而“發明型”較少,包括光纖、石墨和今年的LED燈。
據小拙觀察,在能源領域,就算發現了什么重大的能源,也需得將其轉化為可廣泛利用的形式,因此,“發現型”幾乎不可能,那么,未來在能源領域的諾獎應是“技術為王”的“發明型”。
對于學文的小拙來說,猜測諾貝爾物理獎著實有些困難,但如果從廣義的能源發展趨勢和可能性的角度來看,還是可以大膽猜想一下的。小拙認為,能源界要想獲得諾獎需得滿足以下幾個關鍵詞:廣泛、清潔高效、融合。
“讓盡可能多的人受益”是獲得諾獎的“金科玉律”
先來說“廣泛”。按照本屆諾獎評選委員會的說法,LED燈這項只有“20歲”的“年輕”發明之所以獲獎,是因為這種用全新方式創造的白色光源已經“讓我們所有人受益”。全球發電總量的大約四分之一用于照明,那么,如果按照全球60億人口來計算的話,就有15億人因此受益。
這種廣泛的應用程度足以說明這項發明的價值。不僅如此,目前,全球范圍內正在掀起一股去白熾燈潮,這同樣使LED的市場機遇凸顯。美國政府便已經在今年初正式宣布,在美國境內全面禁止生產和進口白熾燈。
同樣,光纖的發明和廣泛應用也令其發明者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英、美籍華人高錕發明的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纖,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光纖通信的革命,高錕“光纖之父”美譽傳遍世界。直到現在,光纖仍方興未艾。
應用即價值。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也代表著一項發明的受歡迎程度,印證著它的價值。科技發展本就應以最接地氣、最能造福人類的發明為標準,而不是整天研究看不見摸不著的“宇宙的奧秘!白尡M可能多的人受益”將是未來獲得諾獎的“金科玉律”。
如此看來,在能源界,若按照能源種類來說,石油、煤炭、電力都屬于廣泛應用的類型,而石油、煤炭則都可通過轉化,變成電力獲得更廣泛的應用。本輪電力暫時勝出。
作者:小拙 來源:無所不能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