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開始施行,新疆40類產業入圍。相關產業企業經申請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后,可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近期發布《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目錄》原則上適用于在
新疆是全國公認的最早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的地區,與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利福尼亞并稱為“世界三大黃金葡萄產區”。記者瀏覽《目錄》發現,在新疆(含兵團)的新增鼓勵類產業中,優質釀酒葡萄種植與釀造這一產業排在榜眼位置。
入圍《目錄》帶來的稅收以及信貸、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是否會為新疆釀酒葡萄種植與釀造產業帶來新一輪擴容呢?
對此,新疆釀酒工業協會秘書長王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貧瘠的土壤也能種植葡萄,種植葡萄可以對荒漠土壤產生改良作用,這應該是釀酒葡萄種植入圍《目錄》的更大意義所在。但就目前新疆釀酒葡萄產業發展現狀而言,并不適宜再度擴大葡萄的種植面積。
王瑩說,今年前7個月,全疆擁有葡萄產區種植面積50余萬畝,成品酒產量約為1.02萬千升。新疆作為全國最主要的葡萄酒原料基地,種植葡萄絕大部分以原酒形式出售給了張裕、長城、王朝、威龍等國內知名酒企,新疆自有葡萄酒企業生產規模小、技術含量低,葡萄酒產業加工能力小。這些都與新疆釀酒葡萄產區的地位不相稱。
“除了樓蘭、鄉都、中信國安外,新疆葡萄酒產業目前還停留在全國最大的葡萄原酒提供地的尷尬境地。”王瑩認為,相對于鼓勵釀酒葡萄擴大種植與釀造,新疆本土葡萄酒企業更需要在市場推廣、本土葡萄酒文化建設以及國內國際市場的推廣上加大力度。《目錄》指引西部投資風向標
《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的實施,意味著新一輪西部開發方向的確立。
昨日,自治區發改委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副所長秦波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正因《目錄》具有西部地區投資風向標的作用,所以歷時4年方才出臺。
201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開啟了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序幕。《意見》明確了多項對西部地區的財稅政策優惠,其中包括對設在西部地區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但是要享受上述優惠政策,必須符合新的《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
自2010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就著手制定該《目錄》,直到今年8月底,《目錄》最終出爐,并從本月起正式實施。
秦波說,分析新疆入圍目錄的40個產業不難發現,在工業方面,重點結合新疆能源資源優勢,體現了著力打造新疆“三基地一通道”建設的意圖,因此在煤層氣、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以及延長油氣加工產業鏈,大力發展油氣深加工產業等方面加大產業支持力度。同時,延伸產業鏈在新能源以及汽車等裝備制造產業方面給予積極鼓勵。
新型能源的研發推廣,是《目錄》的重中之重。新疆的40個新增鼓勵類產業中,至少5個涉及風力發電場建設及運營、太陽能發電系統建設及運營等新能源產業方向。而12個西部省區市中有9個地區新增鼓勵類產業涉及太陽能、風能和核能設備。
秦波說,這反映出政策對產業升級的引導,隨著《目錄》帶來的稅收、信貸等方方面面的優惠,將督促西部地區的政府及企業結合區域特點和既有資源,對新型能源的推進和產業結構的升級狠下功夫。
《目錄》尚未實施,對于相關產業企業利好效應已經顯現。9月18日,特變電工發布系列公告,公布與內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阿瓦提縣、河北清河縣、陜西神木縣等簽訂共1370MW光伏發電、1049.5MW風力發電戰略框架協議,擬投資額高達242億元。
作者:劉書成 黃雪梅 來源:新疆經濟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