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葡萄、地上草莓的立體種植方式,提高了土地空間利用率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農業基地純粹就是種果蔬等農產品。而在泉州泉港區前黃鎮、涂嶺鎮,1600多畝流轉土地華麗轉身,成為現代化的農業基地。這種現代化,不僅體現在簡單地在土地上添蓋大棚,更體現在科技、思維、管理上的全新變革。昨日,記者來
中間葡萄、地上草莓的立體種植方式,提高了土地空間利用率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農業基地純粹就是種果蔬等農產品。而在泉州泉港區前黃鎮、涂嶺鎮,1600多畝流轉土地華麗轉身,成為現代化的農業基地。這種現代化,不僅體現在簡單地在土地上添蓋大棚,更體現在科技、思維、管理上的全新變革。昨日,記者來到前黃鎮,領略這里前沿的科技風景。
昔日低產地 今成“聚寶盆” 進入前黃鎮,沿著壩頭溪行走,一座座嶄新整齊的大棚映入眼簾。以前,這里是民宅和山丘之間的低產地;如今,上千畝大棚依溪而建,與清新的農家相映成趣,別有一番韻味。
大象現代農業基地是泉港區引入的大型現代農業生產基地,10多個大棚基地分布在前黃鎮古縣村的壩頭溪岸邊。據基地負責人、福建大象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金龍介紹,基地從2013年開始建設,目前包含幾大類種植項目:中草藥類,種有仙草、虎尾輪草;蔬菜類,種有尖椒、西紅柿等;水果類,種有葡萄、西瓜、草莓、哈密瓜、甜果、蓮霧、火龍果、百香果;園藝綠化類,種有樟木、紅豆杉(盆景)、日本櫻花、羅漢松、黑松、林楓等。基地的技術員從臺灣聘請,果蔬大多也是從臺灣引進的名優農產品,因為質量優異,許多全國知名農業進出口公司、大型商超主動上門洽談合作,并不愁賣。
在這個現代農業基地的構建中,農業生產只是其中一部分內容,旅游觀光、休閑養生、科普教育等項目也在發展。基地的目標是年產值超億元,帶動周邊農戶發家致富,成為泉港龍頭農業基地和品牌農業基地。
作者:邱志堅 廖培煌 肖咸強 來源:泉州網-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