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保持長期較快發展。但重視發展速度、輕視發展質量的粗放式發展方式和“按需定供”的能源供應模式,導致了國內能源消費規模急劇增長,能源開發強度急速擴大。 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和生產國,目前國內能源主要受到三個方面的
四是儲能管理將在未來能源互聯網中處于重要地位。可再生能源在未來能源互聯網中將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儲能發揮著降低可再生能源不穩定性的重要作用。為了有效彌補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需要有良好的經濟性和長壽命的大容量儲能裝置。研發高效儲能裝置及其配套設備,與風電、光伏發電機組容量相匹配,支持充放電狀態的迅速切換,確保并網系統的安全穩定已成為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和能源互聯網建設的關鍵。
五是可再生能源進入電網對電力市場交易運營提出挑戰。如果北極和赤道作為能源基地與各國電網相連,那么電的供需形勢將隨著各國的資源、時差、生產和生活狀況隨時變化,因此其價格多變也成為必然。這種情況下,電的24小時變化價格的商品特性也許會讓電這一未來最重要的能源形式成為人們財富交換和資源交易的中介。在各國電網廣泛互聯狀態下也許會催生更多的電力交易互聯網商業模式,而這一體系的設計也是各國政治和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作為能源革命和科技創新的主體,電力科研和裝備機構應當盡早參與到能源互聯網的研究、建設和國際合作中來。針對新能源并網接入對國內、洲際甚至全球電網帶來的安全穩定問題,應當研究并協調各國在電網安全穩定控制技術方面的導則,形成適用于全球能源互聯網并為各國接受的統一導則,為今后電網的運行和管理提供技術保障;針對跨國甚至洲際發電調度控制系統,研究全球能源互聯環境下電網可靠性防御體系及關鍵技術,以各大洲電力資源分布調研為基礎,開展洲內電網互聯的研究;以未來可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大量接入能源互聯網為前提,開展國際化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和新一代網絡潮流算法的研究;以能源路由器的研究為龍頭,重點開展電力電子變壓器、分布式電動汽車充電、分布式儲能等能源互聯網關鍵電力裝備領域的研究;以智能電網研究和綜合示范工程形成的技術和建設經驗為基礎,掌握國際能源互聯網通信網絡架構和通信技術的應用方案,建立能源互聯網通信技術體系,形成用戶側資源快速組網的通信典型設計;研究適合于未來能源互聯網的多級電力交易市場機制,研究能源互聯網架構下的電力市場價格評估、實時電力市場交易及相關支撐技術。
縱觀“一帶一路”所穿越的國家,發展中國家居多。從能源革命的視角看來,發達國家目前多處于后工業化社會,能源需求基本趨于飽和,甚至出現緩慢下降的趨勢,在能源需求增長緩慢的情況下,利用新能源和天然氣取代原有的煤炭消費,其能源結構就可以加以改善,實現清潔化;而以我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都處于經濟快速發展階段,能源需求依然大幅增加,推進能源變革更為迫切,任務也更為艱巨。因此,我們更需要立足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伴隨著我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電力裝備制造業也正在走出國門,以電力建設為龍頭,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加強國際合作。通過“一帶一路”電力能源基礎建設積累的技術和人才儲備,為未來貫穿“一極一道”的能源互聯網進行國際能源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在根本上解決能源供給的難題,為我國和全球未來的能源安全提供堅強的保障。
(作者系南瑞集團公司總經理、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院長)
作者:肖世杰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