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威盛集團高天博士的眼中,光伏農業前景非常誘人。繼山東首個蔬菜大棚光伏發電項目———1MW 光伏發電項目正式投入應用且并入國家電網之后,濰坊華天新能源集團規劃的50MW太陽能光伏蔬菜大棚也進入實質性階段,并擬將該模式在城市內推廣,實現生態農業與都市生活的無縫對接。光伏農業成為了眾多光伏企業探索和轉型
剛剛起步 與高天持相反意見的也有部分學者和專家。在他們眼中,光伏農業只是剛剛開始學步的孩子。“無論是光伏農業也好,換一種名詞也好,都是需要立在傳統農業上才能建立起來的產業。目前很多企業通過光伏農業之名進行宣傳和炒作,實際上是為了謀求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未來產業發展是否能夠有盈利,或者說到底會發展怎樣的項目,都沒有定論和標準。”中國光伏能源產業研究會產業部副主任于光明對導報記者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很多企業都在問光伏產業跨界發展的路子,我告訴這些企業,我非常反對做一些沒有意義的項目。比如拿光伏農業來講,有一個老板跟我說,他自己不敢吃自己種出來的菜。如果是這樣的局面,那為什么要去種,如何又可以拿給老百姓吃?單純為了盈利,產品不安全是不行的。所以我建議這些光伏企業,最好從產業鏈的高端環節開發,從技術上找一找可突破的路徑,不要為了跟風而做出一些南轅北轍的項目。”于光明為記者展示了目前他們正在突破的一個項目,主要是利用光伏能源的二次轉換過濾有害能源,從而進行安全環保能源的開發利用。
“山東作為東部地區的大省,受到各類光伏企業和資本的青睞。除了補貼的優勢外,光伏農業也吸收到了很多資本。畢竟現代農業是目前很多風投都看好的領域,光伏農業也希望打個擦邊球。”于光明認為,光伏農業如何開發、怎樣有效開發、是否與普通農業標準一致,這些都是目前懸而未決的問題,僅僅是嘗試。
高天認為,他們目前所種的蔬菜都是與壽光完全一樣的流程和模式,雖然光伏農業對于企業來講是副業,但是他們依舊會用同樣的標準和心態去對待,從申請許可證到售賣每一個環節,都遵循市場和法律的要求。在光伏領域,他堅信自己將引領一條不同的道路。
作者:戚晨 來源: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gaoting